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肿瘤是目前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尽管在临床诊断、规范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亟需寻找可用于个体化诊疗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CTTN、PLK1、SKP2和PKCiota均为重要的癌基因,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及细胞周期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四个蛋白在国内外不同肿瘤组织水平的表达情况仅有少量报道,而本实验室的前期工作中发现它们在国人食管癌中高表达。本研究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胃癌、肝癌、肺癌、肾癌和直肠癌中上述四个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收集具有完整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的乳腺癌标本283例、胃癌标本127例、肝癌标本85例、肺癌标本40例、肾癌标本30例以及直肠癌标本20例,其中胃癌、肝癌、肺癌、肾癌和直肠癌均有肿瘤和手术切缘形态学正常的配对组织。应用组织芯片联合免疫组化技术,对CTTN、PLK1、SKP2和PKCiota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各蛋白在各个肿瘤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1.乳腺癌:CTTN、PLK1、SKP2和PKCiota均表达升高;早期病例SKP2胞浆的强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中晚期的病例(P=0.030);在体积较小的肿瘤中PKCiota核表达阳性率较高(P=0.040);四种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预后无显著相关性。2.胃癌:CTTN、PKCiota胞浆和SKP2胞浆显著低表达。PKCiota和SKP2的胞核表达在胃癌临床分期0-I相对较高(P值分别为0.011和0.018);PLK1低表达、SKP2胞核高表达与印戒细胞癌相关(P值分别为0.010和0.030)。3.肝癌:CTTN、PKCiota(胞浆)显著高表达,而PLK、SKP2显著低表达;CTTN在肿瘤>5cm、包膜受侵犯组表达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22和0.035);PLK1低表达和强阳性表达相比与肝癌的肝包膜受侵犯、高临床分期相以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4、0.007和0.041)。4.肺癌:CTTN、SKP2和PKCiota显著高表达;SKP2胞浆表达、PKCiota胞核表达在肺鳞癌中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01和0.039);PKCiota胞浆和细胞核同时表达与高临床分期相关(P=0.035)。5.肾癌:CTTN和PKCiota在肾癌组织中明显低表达;CTTN和PKCiota(胞浆)低表达和肾透明细胞癌相关(P值分别为0.015和0.042);CTTN在低分化或未分化肾癌中表达明显高于其它级别(P=0.016),PLKl在发生转移的肾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的病例(P=0.025)。6.直肠癌:四个蛋白在直肠癌中均高表达。结论:1. CTTN、PLK1、SKP2和PKCiota有可能作为乳腺癌和直肠癌的候选标志物;CTTN、 SKP2和PKCiota有可能作为肺癌的候选标志物;CTTN和PKCiota (胞浆)有可能作为肝癌的候选标志物。2. PKCiota和SKP2的核表达可能主要出现在乳腺癌、胃癌早期。3.SKP2的核表达有可能作为胃印戒细胞癌的候选标志物。4. CTTN高表达和PLK1低表达可能与肝癌进展相关,PLK1低表达与肝癌不良预后相关。5.SKP2胞浆表达和PKCiota胞核表达有可能作为肺鳞癌的候选标志物,且PKCiota胞浆和胞核表达与肺癌进展有关。6. CTTN、PLK1可能与肾癌的侵袭、进展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