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沟通的桥梁,是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翻译对等”作为翻译的标准,一直是译者不懈追求却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的目标。这是由于文化差异,译者,译文读者,时代变迁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的。 “女性形象”作为古今中外文学殿堂里永不衰竭的创作主题,在文学翻译中理所当然地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角度研究“翻译对等”是一个崭新而有趣的课题,值得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作者认为,女性的一些共同特征使“女性形象”在译文中的“对等”成为可能,但由于文化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对等”又是绝对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主流文化对女性的审美标准,道德评判大相径庭。一种文化里的“美人”,“玉女”或“毒妇”可能被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圈的读者或译者解读为不同的“版本”。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女权主义的兴起影响深远,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传统文化,更是对传统女性形象评判标准的大颠覆,文学中“女性形象对等”似乎更加难以企及。 就此论题,本文将分以下几部分展开探讨: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并总结国内外主要翻译理论从不同角度对“翻译对等”的论述,基于此,陈述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为本文主体,重点探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在翻译中的实现。首先,东西方女性的共同特征为翻译实现“形象对等” 摘要提供必要条件。同时必须看到,不同文化为传统“女性形象”设定了不同的评判标准,而这种评判标准己为本文化圈广泛接受认可,沉淀为其民族心理。东西方文化在道德规范,审美标准乃至外貌服饰,言语举止等方面的诸多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文化障碍”,对“女性形象”实现“翻译对等”是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大量实例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文化差异是翻译中实现“形象对等”的障碍。同时通过原文与译文以及不同译文之间的比较探讨了克服文化障碍,实现“翻译对等”的可能性及具体对策。其中包括译者的努力,如在何种情况下,如何运用“归化”与“异化”,“意译”与“直译”;也包括译语读者的努力,如努力丰富自己的背景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及培养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等。 第三部分通过对文学作品经典女性形象一林黛玉在杨宪益英译本中实现“形象对等”的个案分析,着重从道德规范,审美标准及外貌服饰,行为举止等四方面,体现传统文化对“女性形象”的评判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同时指出杨译在实现“女性形象”对等中的得失。 第四部分为全文总结。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巨大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障碍”是翻译中实现“女性形象”对等的巨大挑战。越是时代久远,传统文化烙印深的作品,其中的“女性形象”就越具特色,翻译中实现“对等”的困难也越大。然而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全球共享”正在成为现实,人们正在越来越多地了解异域文化,也从中反观自己的文化,东西方文化从“互识”到“互证”到“互补”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文学翻译实现“翻译 Translation Eq一至ivalenee-一Viewed from Tral、s!ation ofFe生nale】mageinLiterature对等”“形象趋同”的可能性。以最近一部美国畅销书《廊桥遗梦》的中译本为例,由于中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美国日常生活己为大多数目的语读者所熟知,中译本读者会对女主人公,从外貌服饰,心理活动到社会规范都有着与源语读者十分相近甚至相同的“读者反应”。基于此,可以说,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为翻译中包括“女性形象”在内的诸多方面实现“对等”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