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歧义是跨语言间的一个常见现象,它是指一个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有多个翻译。为了了解这种现象背后的认知过程,研究者对翻译歧义进行了很多研究。然而,之前的研究大多是集中在不同水平的成人双语者对翻译歧义的加工上,并且是研究英语与荷兰语、英语与西班牙语、英语与德语等语言之间的翻译歧义现象,儿童双语者对翻译歧义的加工以及汉语和英语之间的翻译歧义现象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翻译歧义的两种类型——形式歧义和意义歧义在不同语言之间测试的结果也不一样。当前用于解释翻译歧义现象的主要模型也只能在不同程度解释这一现象。本文以中国双语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对于汉语和英语之间的翻译歧义的学习和加工过程,从而比较翻译歧义词与翻译非歧义词以及形式歧义词与意义歧义词的学习难易程度。本文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1)对于汉英双语儿童来说,歧义词是否比非歧义词更难学?如果是,为什么?2)形式歧义词是否比意义歧义词更难学?如果是,为什么?本文设计了一个实验来回答上述两个研究问题。实验分为两个阶段,主要测试被试在翻译识别任务中对英语单词与汉语翻译之间配对正确与否的反应时间和准确率。第一阶段在被试接受实验材料训练后马上进行,第二阶段则在第一阶段结束约两周半后进行,并且被试在第二阶段不接受任何对实验材料的训练。实验开始之前,被试都填了一份语言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这个实验得出了以下结果:1)在实验的第一阶段,被试对于翻译歧义词的反应速度比翻译非歧义词更慢、准确率更低,翻译歧义的影响很显著。同时,被试对于形式歧义词的反应速度比意义歧义词更慢、准确率更低。2)在实验的第二阶段,被试在两周半后对于翻译歧义词的反应速度依然比翻译非歧义词更慢并且准确率更低,翻译歧义的影响依然很显著。而形式歧义词在第一阶段表现出来的学习劣势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被试在两周半后对形式歧义词的反应速度依然比意义歧义词更慢、准确率更低。总地来说,被试在第一阶段对实验材料的反应速度和准确率都比在第二阶段的反应速度和准确率更慢、更低。总结实验两个阶段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于汉英双语儿童来说,歧义词比非歧义词更难学,形式歧义词比意义歧义词更难学。本文的研究是翻译歧义研究领域的一个有益补充,对未来关于翻译歧义的双语加工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