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ww86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18世纪是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第一次大潮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尤其是中国文化在当地传播的重要时期。因为闽籍华侨在17-18世纪东南亚移民潮中所占比例最大,故闽籍华侨在这一时期的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17-18世纪,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传播至东南亚,这使得东南亚的语言当中出现许多汉语借词,尤其是闽南方言借词,丰富了当地语言。中国文学作品经华侨及土生华人的翻译和传播,深深影响着当地文学的创作及发展。其中,闽侨翻译家及作家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中国冶炼、制糖、印刷术、水稻耕作方法等生产技术的传播极大地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中医药的传播大大提高了当地的医疗水平。同一时期,美洲的番薯等物种传入东南亚后经华侨带入中国,对中国的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华侨将中国的佛教以及妈祖、保生大帝、关帝等民间信仰传播至东南亚,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融入了东南亚的一些文化特色。而华侨逢年过节或酬神的一些风俗也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由于17-18世纪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文化都是居世界领先,去往东南亚的华侨将中国文化传入当地,但他们并非刻意传之,而是融入当地后潜移默化地传播。这不仅发展了当地的经济,也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以及东南亚文化的发展。这是发展当代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时需要注意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六关护理效果。方法:将48例早产儿根据住院阶段分成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按六关护理法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法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和
自2007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以低端制造业出口加工为主的发展模式受到重创。面对日渐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以及WTO制度获益的情况,有必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战略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研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遗存,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职能。博物馆的运营与资金密切相关,法国博物馆运营的资金来源是多方面
报纸
患者对于医疗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其维权意识也显著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呈现与日俱增的趋势。作为承担医院各项理化检查的医技科室——检验科,直接为临床一线服务,其所提供的数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和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对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直肠癌组,选取8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晚期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将68例晚期直肠癌患者分为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回授法组(给予回授法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客运专线运营里程快速增长,客运专线高架桥区段综合接地系统贯通地线被盗日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性能,给客运专线信号、电气化等设备和运营人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