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等肝脏恶性肿瘤因其发病率高、生物学行为恶劣、对放疗、化疗敏感性差等原因成为世界卫生领域的难题。对于肝脏恶性肿瘤及其他肝脏疾病,目前而言,部分肝切除术是最优治疗方案。但面对肝脏巨大肿瘤、肿瘤侵犯主要肝脏血管结构情况下,需进行扩大肝切除以期最优预后。然而,扩大肝切除术往往伴随残余功能性肝体积不足等情况,诱发术后肝脏衰竭。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等基础病变在提高肝脏恶性肿瘤发生可能的同时,亦提高了肝脏手术的风险。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功能的研究以及肝脏再生过程的进一步认识,有证据证实干细胞,尤其是CD133阳性干细胞在特殊条件下可参与肝脏再生的过程。本研究旨在通过Lewis大鼠85%部分肝切除动物模型模拟扩大肝切除手术,并以此探究扩大肝切除条件下干细胞在肝脏再生过程中的作用,及酒精性肝损伤对肝脏扩大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的影响。 研究目的: 发现CD133阳性干细胞在Lewis大鼠85%部分肝切除后肝脏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探究药物干预干细胞动员对Lewis大鼠85%部分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的影响 模拟人类酗酒者饮酒模式建立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 探究酒精性肝损伤对扩大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的影响 研究方法: 1、使用成年雄性Lewis大鼠进行85%部分肝切除术,并给予AMD3100联合低剂量他克莫司干细胞动员治疗,观察术后肝脏再生情况的变化及CD133阳性干细胞的作用。 2、使用成年雄性Lewis大鼠建立慢性酒精摄入合并单次大量酒精摄入动物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85%部分肝切除手术,观察术后肝脏再生情况的改变。 研究结果: 1、成年雄性Lewis大鼠接受85%部分肝切除手术后早期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术后肝内CD133细胞显著增多;应用干细胞动员治疗后,肝内CD133细胞进一步增加,并伴随增殖细胞计数提高。 2、Lewis大鼠慢性酒精摄入联合单次大量酒精摄入后出现明显肝功能异常及肝脂肪变,酒精性肝损伤条件下接受85%部分肝切除后,肝功能损害进一步加剧,增殖细胞计数在术后早期显著性低于对照组。 研究结论: 1、Lewis大鼠85%部分肝切除术后,SDF-1/CXCR-4信号通路参与干细胞动员,CD133细胞参与并促进肝脏再生过程。 2、AMD3100联合低剂量他克莫司具有显著的促干细胞动员作用,提高85%部分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速度,治疗方案方便安全,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3、酒精性肝损伤极大地加重85%部分肝切除术后肝损伤,并显著性抑制术后早期肝脏再生过程,并使肝脏再生峰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