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由此所致的负担亦随之在全世界有增加的趋势,在世界许多地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增加,使之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历代医家古代文献著作有关支气管哮喘寒哮证论述的分析与研究,总结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的产生责之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温肺散寒是治疗寒哮证的重要大法,合理地辨证运用穴位敷贴是提高寒哮证疗效的重要手段。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病房及呼吸专科门诊60例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且中医辩证属寒哮证患者,采用临床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方法,选择射干麻黄汤加味合穴位敷贴治疗组30例,茶碱缓释片及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照组30例,疗程2周,参照GINA和《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对哮喘控制等级及哮喘控制测试(ACT)进行评定,同时根据中医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治疗前后得分。并于治疗前后行分别行PEF、嗜酸粒细胞检查及治疗前、治疗后检查相关安全性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研究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改善。治疗2周后,临床统计发现,总体疗效上,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临床控制率为70.0%,与对照组的93.3%、76.7%,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纽30例,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主要症状中喘息以及哮鸣音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PEF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治疗后PEF占预计值%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嗜酸粒细胞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ACT评分方面,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肺散寒发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轻、中度患者总有效率达90.0%,其治疗效果与西药对照组相当,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嗜酸性粒细胞所致的气道炎症及免疫调节,提高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阻力。说明温肺散寒法作为支气管哮喘寒哮证发作期的主方是有临床依据的。经临床观察在辨证的基础上,适当选用穴位敷贴能够增强祛寒平喘效应。临床上可作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过渡及联合用药治疗,减轻药物的副作用及可能产生的药物依赖,提高哮喘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