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黄凤龙的50,60年代时期的作品台词,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并得出黄凤龙作品的独特的语言特点。黄凤龙是解放后在朝鲜族戏剧文坛上起着中坚力量的剧作家。他是代表延边朝鲜族戏剧的人物,曾担任过中国戏剧家协会延边分会副主席和延边话剧团副团长。自从建国以来,他用人民群众的生动语言创作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佳作。这些作品不仅能反映中国朝鲜族社会当时的社会现实,更能体会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朝鲜族民族风格。在话剧里,塑造主人公的典型性格的重要手法是语言与动作。动作离不开语言。离开了语言的动作,是没有多大意义或毫无意义的。所以,话剧的语言必须是形象性和动作性非常强的台词,必须是经过精心推敲的舞台语言。黄凤龙的剧作,在这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他所使用的语言,富有个性,表现力强,能以积极地表现主题思想,有助于加深人物的典型形象,能最有效地勾勒出一个个人物的性格。纵观先行研究成果,对黄凤龙戏剧作品的研究大部分只局限在文学方面的研究。并且至今对朝鲜族文学作品的语言学角度的研究,也只局限于小说、散文以及诗。因此,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朝鲜族戏剧作品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黄凤龙的50,60年代作品为对象,运用了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考察了黄凤龙戏剧作品台词的语言特征。本论文由4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该论文的研究目的,对黄凤龙作品和朝鲜族文学作品的语言学角度的先行研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戏剧作品台词中使用的词汇分为词性,语言起源以及巩固的词汇组合的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揭示出其语言特点。第三部分对作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分为体词形态和谓词形态。第四部分对作品里词汇和形态上出现的语音特点进行了考察。第五部分为结论。对上述分析中得到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出黄凤龙的个人语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