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家庭农场正式进入我们的视野,家庭农场也开始有了一个正式的定义。从本质上来讲,家庭农场代表着一种先进的农业经营方式和先进生产力,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学者的讨论。由于家庭农场特殊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家庭农场的研究意义重大。 本论文以河南中部的W村某家庭农场为研究个案,试图通过梳理在该家庭农场不断的变动和不同农场主经营情况的对比,在分析不同身份农场主和W村村庄政治社会之间的嵌入和分离的基础上,说明家庭农场的兴办需要充分借助和利用现有的村庄政治社会关系。在这个过程当中,农场主应该把村民的利益发展纳入到农场的发展之中,而不是简单地利用村庄的政治权威作为中介,在农场主和村民之间建立一种利益上貌合神离的关系。从政治学上讲,农场主必须有效利用村庄既有的政治社会关系,实现农场主和村庄各阶层的有效联结,发挥各阶层的正向作用。 最后,从实践上来看,在国家不断放开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倡导适当规模经营的今天。家庭农场想要真正落地生根,它的着力点不应该只是向着单纯的经济方面,同时家庭农场所在地的村庄社区政治政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面。如何真正地让家庭农场落地、发芽、壮大,关乎着未来农村和农业土地经营方式的发展方向。因此,家庭农场的成功兴办,除了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之外,把家庭农场和农场所在的村庄社区政治结合在实践上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