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三十年来,酰基硫脲因其杀虫杀螨、抗真菌、抗病毒、除草和调节植物生长等活性引起了农药界的关注。此类化合物具有作用机制独特,对非靶标生物选择性高,环境安全性高,使用浓度极低,降解速度快等传统农药无法比拟的优点,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农药”。近年来这类化合物的消炎、抗过敏、抗病毒、抗菌等作用又一直被人们广泛地研究。因此,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已成为医药、农药等方面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在乙酸乙酯中反应,两步合成出嘧啶类酰基硫脲化合物七种及金属配合物三种,分别如下:化合物Ⅰ:N-对甲氧基苯甲酰基-N’-(4,6-二甲基嘧啶-2-基)硫脲化合物Ⅱ:N-对甲氧基苯甲酰基-N’-氨基嘧啶硫脲化合物Ⅲ:N-乙氧酰基-N’-(4-甲氧基-6-氯嘧啶-2-基)硫脲化合物Ⅳ:N-甲氧酰基-N’-(4-氨基-6-氯嘧啶-2-基)硫脲化合物Ⅴ:N-乙氧酰基-N’-(4-氨基-6-氯嘧啶-2-基)硫脲化合物Ⅵ:N-苯甲酰基-N’-(4-氨基-6-氯嘧啶-2-基)硫脲化合物Ⅶ:N-对甲氧基苯甲酰基-N’-(4-氨基-6-氯嘧啶-2-基)硫脲配合物:Cu(L1)2Cl2 L1:N-乙氧酰基-N’-(4,6-二甲基嘧啶-2-基)硫脲配合物:[Cu(L2)2Cl2]·2L L2:N-对甲氧基苯甲酰基-N’-(4,6-二甲氧基嘧啶-2-基)硫脲配合物:Cu(L3)2Cl2 L3:N-甲氧酰基-N’-(4,6-二甲氧基嘧啶-2-基)硫脲通过下列方法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元素分析、IR、H1NMR;培养出了化合物Ⅰ、Ⅲ和配合物Cu(L1)2Cl2、[Cu(L2)2Cl2]·2L的单晶,并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选择苹果炭疽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对化合物Ⅰ、Ⅱ、Ⅳ、Ⅴ进行了杀菌效果测试,对化合物Ⅰ、Ⅱ、Ⅳ、Ⅳ、Ⅵ和Ⅶ进行了小麦生长调节作用的测试,分析了化合物生物活性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在微热量仪的连续比热容测定模式下测定了几种化合物的比热容。利用温度T与比热容的关系,通过热力学方程计算化合物的热力学函数(以298.15 K为基础):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为理论研究及工程技术设计提供重要的、可靠的基础数据。通过量化计算对化合物Ⅰ和化合物N-苯甲酰基-N’-氨基嘧啶硫脲的构型进行了几何全优化,讨论了影响化合物生物学活性的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