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因为其优良的特性使其在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车、航空航天领域中都有大量应用。因此对不同温度环境下的锂电池外特性和管理策略研究至关重要。本课题基于热耦合模型实现了对具体型号锂电池常温与低温环境下温度与端电压的准确仿真,并且实现了低温下电池健康预热策略的研究以及常温下电池健康充电策略的研究与验证,具体工作如下:首先,考虑到温度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针对锂离子电池热耦合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正。锂离子电池热耦合模型中的参数是由P2D模型参数约减而来,根据参数约减关系建立了热耦合模型中温度敏感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提高模型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对锂电池外特性的仿真精度。并且根据电池内部不同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和激励响应分析方法,设计了锂电池电流激励工况解耦出不同的主要反应,进而由最小二乘方法对锂电池热耦合模型描述的不同反应过程的参数分别进行准确辨识。其次,构建-15℃低温环境下锂电池预热系统,基于改进的热耦合模型,研究了采用高频充放电电流的预热策略。在锂电池预热过程中,根据电池不同温度与荷电状态控制电流大小使得电池内部负极反应极化过电势的值小于平衡电势,并且能高效预热电池。实验验证表明该策略能够实现对低温环境下的锂电池能进行健康地预加热,抑制锂沉积等副反应。最后,通过热耦合机理模型分析了钴酸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充电过程中过电势特点。为控制充电过程较高的电池内部温升对电池寿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模型控制恒流充电过程中电池内部温度的新的充电策略,通过模型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并且实验验证了该充电策略不仅与传统的恒流恒压充电策略用时与充电容量相当,而且可以延缓锂电池容量的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