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医药物疗法中,众多的方剂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中医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而配伍理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上的“方”,其原始意义如何,尚未见专门的考证。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为:“方,并船也”。中医“方”的出现,表明用药进入一个更高的互相配合的阶段。方剂的最古老的名称是“汤液”。早期文献中,《庄子·逍遥游第一》中的一段话明确表示,“方”已经具有“药方”的含义。剂,早期多通作“齐”,即将多种药料配制成的药剂。考“方剂”一词的出现,医书晚于史书。见诸史书的记载在《梁书·陆襄传》中。配伍是现代名词,而在古时则代以“和剂”、“处齐”等涵义相近之词。依据《中医药学名词》记载配伍是:“根据治疗目的和药性特点,选择运用相应的理论原则,配合应用药物的方法。”理论是指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基于上述概念,本文关于配伍理论的选择标准为:在理、法确定的前提下,在方和药的层面,探讨依据某种理论选择药物并组成有效的方剂;在历代医方书(1840年以前)中有明确记载并且有完整体系的配伍理论;在历代医方书中明确记载有依据某种配伍理论创制的新方或应用于解释部分方剂。本文先纵向按照历史朝代的演进过程阐述各方剂配伍理论的发展过程,后横向按照君臣佐使、药性、七情等配伍理论分别详述。方剂配伍理论简史关于中医方剂学的配伍内容,古代医家已经有较多论述。在查阅古医籍后,认为能总结出较为完整的发展脉络和理论体系的部分方剂配伍理论是君臣佐使、药性、七情。依据《四库·医家类总叙》记载:“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因此将方剂配伍理论发展分为3个阶段:宋以前、宋金元、明清。宋以前,关于方剂配伍的论述主要见诸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二书中主要论述了方剂配伍的理论,而较少有应用于方剂的配伍和解释方剂的配伍。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则记载了君臣佐使和将五脏五味补泻用于配伍方剂。宋金元时期,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论述阐述了相恶、相畏、相反和相杀的关系,并比较了相反为害,深于相恶;宋·赵佶《圣济总录》记载了标本理论;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八》记载防风黄芪相须为用;宋·《太医局诸科程文》记载了应用主辅解释方剂的配伍;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序》选择仲景医方20首,依据君臣佐使和药性配伍理论详解其方剂的配伍;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将《黄帝内经》中气味厚薄阴阳升降与具体药物和组方相联系,认为补下治下的急剂应该由气味厚的药物组成,如附子、干姜之类,为纯阳之药;补上治上的缓剂则由气味薄的药物组成,如丁香、木香之类,气不纯粹之药。此外,刘完素还提出根据病位远近之不同,组方用药的气味厚薄及药味多少也不同;金·刘完素《素问要旨论》阐述风胜的治疗原则和用药补泻歌诀;金·张元素《医学启源》创立引经报使说,按照十二经分列每经的引经药;在五脏五味补泻的基础上加入四气;论述了五行制方生克法。金·李杲《东垣试效方》将标本理论与方剂配伍相联系。明·何瑭《医学管见》记载了君臣佐使;明·王良璨《小青囊》进一步阐述了脏腑(小肠和膀胱)的引经药,并且分气、血、寒、热的不同;《韩氏医通》记载了应用归经理论配伍方剂;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应用药性理论配伍和阐释方剂。君臣佐使配伍君臣佐使是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较早论述君臣佐使涵义的是《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此外,《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上品药为君药,中品药为臣药,下品药为佐、使的三品表明药物善恶分类法。《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了依据《神农本草经》中对药物三品分君臣佐使后所制补益方、疗疾祛邪之方、杀虫辟邪痈疽方共三百六十首。在君臣佐使中,君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药物。查考历代文献,发现方剂中的君药在历代文献记载中有着不同的涵义和数量。君药的不同涵义包括:《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神农本草经》上药为君;《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主于补泻者为君;《药性论》中以众药之和厚者定为君;《杂注本草》中治疗阴病的多为君药;《医学启源》中分两最多为君;《脾胃论·君臣佐使法》中力大者为君;《图经备要本草诗诀》中规定某药是君药;《医论·痘诊发微》中君药是随年份的变化而变化等9种。君药在宋以前的方剂中一般为一味,较少见一味以上的君药。至宋金元时期,君药的味数不限于一味,已有所变化。明代方书沿袭了这种变化,方剂中君药的味数已经变为二或三味,更甚者以汤剂为君。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自述所记载的方剂是录自伊尹《汤液经法》。同时书中亦说明仲景医方来源于《汤液经法》。经现代学者研究比对《辅行诀》与仲景医书中的方剂确有相同的来源《汤液经法》,并且《辅行诀》中记载的治疗外感天行的13首方剂在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中能找到相类似的方剂。比较二书中方剂的君药发现:大阴旦汤和小柴胡汤的君药皆为柴胡;小朱鸟汤与黄连阿胶汤在君药的认定上却有不同:小朱鸟汤以鸡子黄为君药,而黄连阿胶汤以黄连、黄芩为主,鸡子黄仅是“佐芹、连于泻心中。”而陶弘景表明张仲景对《汤液经法》中的方剂有所增减虽各有新异,但是乱经的行为,并不赞成。理中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对于此方的君药,有认为是人参,有认为是干姜,至今仍无定论。经研究建议以人参为君药较为合理。佐使药的概念在历代有以下涵义:《神农本草经》中为“下品药主治病,有毒”;《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应臣之谓使”、“反佐”;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从于佐监者为佐使”;唐·甄权《药性论》中“有毒者多为使”;唐·蒋孝琬《杂注本草》中“卒邪暴病使药多”;明·何瑭中“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等。在历代医学文献中,在方论中指明药物有“佐助”作用的方剂主要有犀角地黄汤等;在方论中指明药物有“佐制”作用的方剂目前未查到,而医案主要有“流注”等2例;在方论中指明药物有“反佐”作用的方剂主要有生津甘露饮子等。鉴于目前为查到方论中明确说明药物有“佐制”作用的方剂实例,因此建议佐药的作用应包括正佐和反佐为佳。使药分别有引经药和调和药2种,并具有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和调和诸药的作用。当药引是一味或二味药物时,药引是引经药;药引是一首完整的方剂时,此时的药引则非引经药。此外,有引经药不是使药而是反佐药的方剂实例。药性配伍药性一词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其涵义古今有差异。《神农本草经》中药性指四气和五味。而《中华本草》指药性是药物的性质与效能,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而对于依据药性理论处方,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和南北朝·陈延之《小品方·自序》皆有论述。气味一词较早见于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草木上品·人参》:“气味薄于上党”。较早论述气味配伍理论的是《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其中《黄帝内经》中记载的气味配伍主要是结合六气淫胜理论来阐述。金·刘完素在《素问要旨论·六气所胜用药》中将此理论阐述的更为详细,并在《素问要旨论·司天之气补泻用药》中记载了用药补泻歌诀,使得气味理论更易理解和传播。后世医家如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桂枝汤、清·汪昂《医方集解》真武汤等将此理论解释方剂的配伍。《黄帝内经》中亦记载了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的配伍理论。金·刘完素将《黄帝内经》中气味厚薄阴阳升降与具体药物和组方相联系,认为补下治下的急剂应该由气味厚的药物组成,如附子、干姜之类,为纯阳之药;补上治上的缓剂则由气味薄的药物组成,如丁香、木香之类,气不纯粹之药。此外他还提出根据病位远近之不同,组方用药的气味厚薄及药味多少也不同。金·张元素对药物中的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的关系有所阐发并论述了药物性味与升降的关系。金·李杲将气味厚薄阴阳与具体的五味相联系。后世医家应用此理论解释方剂配伍的有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瓜蒂散方和清·叶桂《类证普济本事方》真珠圆等。《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记载了五脏五味补泻配伍理论。较早应用五脏五味补泻法解释方剂配伍的是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五脏的大、小和补、泻汤皆是按照此法配伍的。金·张元素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加入药物的四气和相应的药物。后世医家依此解释方剂配伍的有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麻黄汤和清·叶桂《类证普济本事方·卷一》补胆茯神散等。“归”指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归经即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作用,是一种定位概念。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确定的。较早记载药物归经的是宋·寇宗奭《本草衍义》,而将归经正式提出作为医学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始于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在其著作《医学启源》和《珍珠囊》中记载了了六经的引经药,并且有上下之分。在《珍珠囊》一书中提出引经报使说,按照十二经分列每经的引经药。同时提出根据病发部位所属之经选用引经药和引经药物配伍其他的药物可以走其他经。后世诸多医家对张元素归经理论都有较好的继承和发挥,如元·王好古《汤液本草》亦继承了张元素《医学启源·各经引用》中的记载,并编成歌诀以便记忆。对《医学启源·各经引用》记载的引经药物有所增加。明·王良璨《小青囊》进一步阐述了脏腑(小肠和膀胱)的引经药。这些引经药与各经的引经药不重复,并且分气、血、寒、热的不同。后世医家有遵循使用归经理论配伍方剂的,如《韩氏医通》。对归经理论持否定态度的,如清·唐宗海《本草问答》。后世医家依据归经理论解释方剂配伍的有《绛雪园古方选注·中卷·内科丸方》木香硇砂煎丸和清·叶桂《类证普济本事方·卷一》补胆防风汤等。七情配伍七情是单行、相使、相须、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合称。说明中药配伍后药效、毒性变化的关系。七情一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依据陶弘景注表明:配伍应用相须、相使,不可用相恶、相反,若需制某药的毒性可用相畏、相杀,如果不是制某药的毒性则不可用。相须是指性味类似的中药配合应用,以增强疗效的配伍关系。在方剂的配伍中,相须一般是2味中药的配伍。查考历代医籍发现亦记载了五味药、多味药、1味药物和丸剂、2首方剂相须配伍等情况。相使是指中药性味相同或相近,或性味不同而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配合应用以提高主药疗效的配伍关系。查考历代医籍发现宋时防风和黄芪尚相须为用,并以黄芪、防风煮汤。而金元时期则演变为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二者是相畏而相使为用。因此,金元以后方剂中防风和黄芪皆为相畏而相使为用。此外,相使不仅是2味药配伍,亦有3味或多味药配伍的情况。相恶是指一药能使另一药原有功效降低,甚至消失的的配伍关系;相畏是指一药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合用的另一药减轻或消除的配伍关系;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的配伍关系;相杀是指一药能减轻或消除另一药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关系。查考历代医籍,相杀在方剂中未见应用实例,仅探讨相恶、相反、相畏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相恶配伍在历代医籍中记载较少,仅有黄芪和肉桂、防风相恶而相济的情况。中药有“十九畏”之说,但“十九畏”在历代或有演变。查考历代医籍发现有巴豆与大黄性味相畏,二味药配伍可缓泻下作用。中药有“十八反”之说,但在历代或有演变。对于“十八反”,部分医家认为不能在方剂的配伍中应用。对于此,清·唐宗海《本草问答·卷下》认为仲景有甘遂、甘草同用,取其相战以成功。因此,十八反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同用的。查考历代医籍,在方剂中应用十八反的有甘遂、甘草同用;海藻、甘草同用;大黄、干姜同用;藜芦与人参、细辛同用等方剂实例。讨论纵观中医药学的发展史,除医方是源于本草外,方剂学的部分理论亦源于中药学的相关理论。如方剂中的“十剂”是源于“本草十种”。中药的配伍源于《神农本草经》记载的七情,即单行、相使、相须、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但是,方剂的配伍理论不等同中药的七情配伍理论,还包括君臣佐使、药性等配伍理论。方剂的七情配伍理论是以药物的七情配伍为基础发展而来;方剂的药性配伍理论是基于药物的药性;方剂的君臣佐使配伍理论是基于药物的功效。在历代医籍中,此三种方剂的配伍理论或单独或两两配合或三种俱全来阐释方剂的配伍。君臣佐使是借鉴当时的社会结构来描述方剂配伍的观点是众所周知的,此不再赘述。查考历代医籍发现方剂的君臣佐使配伍理论除借鉴社会结构,还可借鉴兵家和家宅之说。结论宋以前,关于方剂配伍的论述主要见诸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三书。《黄帝内经》记载了君臣佐使、气味与六气淫胜、气味厚薄阴阳升降、五脏五味补泻、标本、五行生克等理论。《神农本草经》主要记载了气味、七情等理论;二书中主要论述了方剂配伍的理论,而较少有应用于解释方剂的配伍。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了君臣佐使和五脏五味补泻的方剂配伍理论。宋金元时期是医学理论大发展的一个时期。宋·《太医局诸科程文》论述了主辅配伍。金·刘完素阐述六气淫胜的治疗原则并补充了药物,将《黄帝内经》中气味厚薄阴阳升降与具体药物和组方相联系,并提出根据病位远近之不同,组方用药的气味厚薄及药味多少也不同。金·张元素创立引经报使说,按照十二经分列每经的引经药,同时论述了五行制方生克法。金·李杲将标本理论与方剂配伍相联系;明清医家对方剂配伍理论多继承和完善之。明·汪石山应用标本理论解释方剂配伍。在病因病机和证候确定后,君臣佐使配伍是依据药物的功效和主治病证来确定君臣佐使药;药性配伍是多依据《黄帝内经》中的相关治则治法按照药物的性味选择药物配伍成方剂。上述两种配伍方法在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中较早应用于阐释仲景方的配伍。方剂的七情配伍以中药的七情配伍为基础发展而来。从二味药的相须、相使配伍,至五味药、多味药、1味药物和丸剂、2首方剂相须配伍等情况和3味或多味药相使配伍的情况。所以方剂的七情配伍理论是以药物的七情配伍为基础发展而来;方剂的药性配伍理论是基于药物的药性;方剂的君臣佐使配伍理论是基于药物的功效。在查考历代医籍的基础上,总结出有完整的脉络和理论的方剂配伍理论是:君臣佐使、药性、七情。在理法确定之后,依据配伍理论制方的一般过程为:依据药物的功效和主治病证来确定君臣佐使药,其中的关键是君药的确定。依此方法确定的君药不限于一味,应是多味药物的功效和主治病证相符合;按照药性的配伍理论在已有的君药范围内筛选药性合适的君药。在确定君药后,按照“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确定臣、佐、使等药。在方剂中包括有2味或以上药物时,考虑七情配伍,以使诸药能协和而达祛病之效。创新点首次从史学角度阐述中医方剂配伍理论。先按照历史朝代的演进过程阐述各方剂配伍理论的发展过程。后按照君臣佐使、药性、七情等配伍理论分别详细理论。从纵横两方面阐述方剂的配伍理论,从而能对方剂配伍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讨论,整理出方剂配伍理论的完整发展脉络。在查考历代部分医籍并参考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方剂配伍中存在的一些争议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如:在探讨理中丸君药之争时,引用了王雪苔先生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一书中的相关内容,以梁·陶弘景的记载为主要依据,参考其他分析,建议现代《方剂学》教材中理中丸以人参为君药较为合理。基于目前在历代医方书中尚未检索到在方论中明确有“佐制”配伍的方剂实例,因此建议佐药的作用以佐助和反佐为佳。在探讨了君臣佐使、药性、七情等配伍理论后,提出关于依据配伍理论制方个人的见解,认为是三种配伍理论共同协和作用而完成方剂的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