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素及其所引起的损伤产生的免疫性防御反应,是清除多种致炎因素和促进损伤修复的一种机体的防御适应性反应,但是其发生过程常伴随血液循环障碍,炎症介质释放以及组织变性坏死等,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炎药物主要有甾体类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虽然两者的治疗作用较好,但也有较多的副作用。因此,研究和开发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的新型抗炎药物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芦丁(Rutin),又名芸香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种植物中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为丰富。近年来研究发现,芦丁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本研究以芦丁为试验对象,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炎症模型,探索黄酮类化合物芦丁的体外抗炎作用及机制。本研究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芦丁预处理的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IL-10的含量,以评价芦丁对细胞因子的影响;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芦丁对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影响作用;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培养基中NO的水平,用来评价芦丁对炎症介质NO的影响;利用中性红吞噬试验检测芦丁对细胞吞噬作用影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检测芦丁对i NOS基因和TLR4-My D88-TRAF6-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 RNA的表达水平;最后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芦丁对TLR4-My D88-TRAF6-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芦丁能够显著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含量,升高IL-10的含量,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有效地抑制细胞发生形变;芦丁能够降低细胞中NO的水平,降低细胞吞噬活性;在分子水平上,芦丁显著抑制了LPS刺激引起的i NOS、TLR4、My D88、TRAF6、p65基因的上调,增强了IκB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芦丁显著降低了细胞中TLR4-My D88-TRAF6-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i NOS、TLR4、My D88、TRAF6和p65的表达水平,升高IκB的表达水平,同时降低p65和IκB蛋白的磷酸化程度。综上所述,芦丁能够通过介导TLR4-My D88-TRAF6-NF-κB炎症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发挥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