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死亡分子1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59403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导致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预后差。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得到一致认可的结论是病毒复制及其蛋白抗原和宿主免疫相作用的结果。HBV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宿主免疫应答的异常在肝衰竭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既往研究重点多侧重于“免疫增强”正向调节的研究,认为反应性T细胞过度扩增,打破原有的免疫平衡,反应性T细胞(主要是HBV特异性CD8~+T细胞)通过细胞毒作用不断攻击HBV感染的靶细胞,导致大量靶细胞变性、坏死;同时通过凋亡机制引起肝细胞大量凋亡。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作为负性共刺激信号,抑制HBV特异性CD8~+T细胞活化增殖,在调节反应性T细胞的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D-1分子在HBV相关ACLF患者中表达情况的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测定HBV相关ACLF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病毒特异性CTL细胞上负性免疫共刺激调控分子PD-1的表达变化,血清中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探讨PD-1在HBV相关ACL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患者,包括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26例,为ACLF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患者20例,为CHB组。健康体检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以上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经流式细胞术测定均筛选为HLA-A2阳性。检测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DNA载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上PD-1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10含量。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1不同组别外周血HBV抗原肽表位(HBcAg18-27)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频率(%)HBV抗原肽表位(HBcAg18-27)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频率在ACLF组、CHB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640±0.390、0.629±0.010、0.002±0.001。ACLF组明显高于CHB组和对照组。CHB组的频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组别外周血CD3~+CD4~+T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HBV抗原肽表位(HBcAg18-27)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上PD-1的表达(%)PD-1分子在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在ACLF组、CHB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2.647±2.489、12.643±0.783、7.132±3.990;23.937±1.317、13.375±0.913、7.718±4.147。ACLF组均明显高于CHB组和对照组,CHB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D-1分子在HBV抗原肽表位(HBcAg18-27)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在ACLF组和CHB组ACLF组分别为79.216±13.410、69.950±15.582。ACLF组高于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LF组按MELD评分分为MELD≥20组和MELD<20组。PD-1分子在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HBV抗原肽表位(HBcAg18-27)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在MELD≥20组和MELD<20组分别为32.431±2.519、32.992±2.533;23.819±1.390、24.112±1.241;77.780±13.179、81.483±14.168。在不同淋巴细胞上PD-1的表达,MELD≥20组和MELD<20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HBV抗原肽表位(HBcAg18-27)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频率与其PD-1表达的相关性ACLF组HBV抗原肽表位(HBcAg18-27)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频率与其PD-1表达呈正相关(r=0.453,P<0.05);CHB患者HBV抗原肽表位(HBcAg18-27)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频率与其PD-1表达呈负相关(r=-0.897,P<0.05)。4HBV抗原肽表位(HBcAg18-27)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上PD-1表达与HBVDNA的相关性ACLF组和CHB组PD-1表达均与HBVDNA呈正相关(r=0.695,P<0.01;r=0.543,P<0.05)。5ACLF组PD-1表达和临床指标的相关分析PD-1在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率与总胆红素(TBIL)呈正相关(r=0.583,P<0.05),与ALT、INR均无明显相关(r=-0.265,P>0.05;r=0.123,P>0.05)。6血清IFN-γ、IL-10含量的组间比较及其与PD-1表达的相关分析血清IFN-γ、IL-10含量在ACLF组、CHB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9.61±25.93、21.79±9.48、15.99±7.17;31.95±23.74、13.39±7.10、5.67±1.28。血清IFN-γ含量在ACLF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LF组和CHB组、CHB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0含量在ACLF组高于CHB组和对照组,CHB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IL-10比值在ACLF组高于CHB组和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IFN-γ、IL-10含量同PD-1的表达率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1HBV相关ACLF患者外周血HBV特异性CD8~+T细胞频率明显增高,提示HBV特异性CD8~+T细胞在HBV相关ACLF免疫病理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2PD-1在HBV相关ACLF患者外周血CD3~+CD4~+、CD3~+CD8~+T细胞和HBV特异性CTL的表达增高,且与特异性CTL呈正相关,提示PD-1通过调节CTL在ACLF患者免疫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ACLF患者血清中IFN-γ、IL-10明显升高,存在IFN-γ/IL-10比值失衡,提示ACLF患者存在免疫紊乱,细胞因子同包括PD-1在内的其他调节分子共同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DAI严重程度和近期预后与不同程度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的关系,以此来前瞻性的指导临床对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的判断。方法:
天然气混水化合物拥有可观的储气速率与自保鲜效果,能够作为天然气保存运输方式使用,与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保存运输等其他方式相比,天然气混水化合物拥有独特的优势。但
西藏羌塘盆地是一个烃源岩发育厚度大、分布广的大型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构造活动对早期形成的油气藏破坏和改造强烈,为油砂富集成矿提供了条件。通过对盆地中发现的隆鄂尼和
2005年被称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年,中央政府启动了全面调控房地产供给与需求的房地产新政,而且不断出台新的政策,直到2007年。这些新政策对各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造成了程度不一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癌放疗后肺部感染患者呼吸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的改变情况。方法 选择自2015年8月-2018年9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放疗治疗的原
芝加哥学派是十九世纪中期重要的传播学派,芝加哥大学作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承担者,在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上独树一帜。笔者试图从芝加哥学派的传播者兼教育家杜威入手,分析芝加
随着互联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可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微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新媒体中的佼佼者,微博凭借其强大的信息即时
华南大陆记录和保存了自太古代至今大陆生长层完整的历史过程.以杨子克拉通为核心,地壳不断向东南生长,古扬子块前寒武系以灰色片麻岩、古元古代科马提岩绿岩、新元古代蛇绿岩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即使在全球一体化日益推进的今天也是不可辩驳的事实,因此,当代国画教学必须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味的借鉴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