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文坛中涌现了一批标新立异的作家。严格的讲,他们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共同点,但美国当代作家弗里德曼还是从中看到了一些共同的东西,他将其称为“黑色幽默”。而这其中最有代表性应属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了。而一谈到这一作品时,人们已经习惯于把它与荒诞、嘲讽、病态、玩世不恭,有时甚至是混乱和咒骂联系在一起。正如弗里德曼认为其中有玩世不恭的东西,而尼克伯克则更多的强调它的辛辣、反常、病态和虐待狂的特征,认为“在它的悲愤中,在它对妥协的拒绝中,在致命的一蛰中都是黑色的。”尼克伯克甚至还强调“黑色幽默”采取了无逻辑非理性,在一个病态的社会中是正义的保护人和良心的保管者。这也一直是大多数文学批评家研究“黑色幽默”和解读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入手的方向。可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就很容易发现其实他们的思维是极具理性的。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我们从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入手就会发现这是一部对人做出深刻剖析的作品。 第一章,简要介绍小说的历史、文学背景,同时对小说的内容简要的描述。 第二章,较为详尽介绍从早期到现在国内外学者就小说所进行的研究,并附带介绍其成果。 第三章,联系小说的情节安排和结构的安排,详尽描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的 一 主要观点,及其形成和在文学上的运用。 第四章,以具体的实例说明三我理论在小说中的运用,并用较为有力的证据证 明小说中的理性成分的存在,从而证明其作者并不是单纯地因为对现实社会悲观失 望,为表现出社会的混乱而简单安排情节的。 第五章,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