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果奖”是一项世界性的科幻大奖,自1953年起由“世界科幻协会”每年颁发一次,被公认为最具权威与影响的世界性科幻大奖之一,堪称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雨果奖”评奖范围是前一年内出版的科幻作品,奖项设置包括最佳长篇、最佳中长篇、最佳中篇和最佳短篇奖等。2015年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中国作家乃至亚洲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也让这个原本“小众”的奖项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许多“雨果奖”获奖长篇小说已在我国出版引进版图书,这种版权引进不仅提升了出版者的经济效益,更开阔了国内科幻爱好者的视野,刺激了国内科幻小说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忠实的科幻读者,催生了一批优秀的科幻作家。本文选取“雨果奖”获奖长篇小说这一角度,考察研究这些获奖作品的引进状况,从侧面分析我国科幻小说图书市场,寻找科幻小说图书出版的启示。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选题起源、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方法和选题创新之处、文献综述。第二章介绍我国图书版权引进的总体情况和科幻小说版权引进的总体情况。我国图书版权引进的历程分为五个阶段,依次为萌芽阶段(清末-1949)、停滞阶段(1949-1978)、复苏阶段(1978-1992)振兴阶段(1992-2001)和繁荣阶段(2001至今),简要介绍每个阶段的分段依据和该阶段图书版权引进市场所存在的特点。我国引进外国科幻小说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民初,建国后引进的科幻小说以苏联为主,改革开放后科幻小说经历了短暂的兴旺,但在80年代陷入停滞,90年代后再度振兴。第三章详细调查和统计“雨果奖”获奖长篇小说的引进情况,包括已引进和未引进的小说,已引进小说的出版时间、出版者、出版次数,并依据数据分析“雨果奖”获奖长篇小说引进的特点,在时间方面,“雨果奖”获奖长篇小说引进开始时间迟、初期发展迟缓、崛起势头凶猛,这些特点与我国图书版权引进总体情况和科幻小说版权引进的整体情况息息相关;在主体即图书的引进出版者方面,“雨果奖”获奖长篇小说引进的主体呈现出明显的“一超多强”趋势;在客体既被引进的小说方面,“雨果奖”获奖长篇小说引进数量大、多次引进比例高、系列化现象显著。第四章从已引进的“雨果奖”获奖长篇小说中选取“《海伯利安》系列”、“《基地》系列”两个经典案例,分析这两个案例的引进背景、引进过程和引进影响。第五章分析“雨果奖”获奖长篇小说引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带来的启示。问题有科幻受众面狭窄、忽视图书定位。启示有重视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和着力于品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