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诱导钙镁离子沉积矿化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_y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通过微生物矿化作用改变其生存微环境并导致各种矿物的产生,其中微生物产生的Ca-Mg型碳酸盐矿物占据了地质历史时期碳酸盐岩总量的70%以上,形成优良的油气储层和有价值的固体矿产资源。表生环境中微生物类型复杂多样,其中蓝细菌、耐盐菌、兼性厌氧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等微生物广泛参与了钙镁离子的沉淀和矿化过程。但是由于生存系统的复杂性,目前对微生物诱导钙镁离子沉积矿化过程中微环境改变的机制、矿化产物的特征和成核位点、矿物中有机组分来源及作用、细胞内矿化现象等问题方面存在不同观点。因此本研究以蓝细菌(集胞藻PCC6803)、硫酸盐还原菌(醋酸钙不动杆菌SRB4)和嗜盐菌(地衣芽孢杆菌SRB2)和兼性厌氧菌(克雷伯氏菌LH1和路德维希肠杆菌SYB1)为诱导菌株,在不同Mg/Ca(Ca2+=0.01 M)摩尔比下利用微生物的光合自养作用和化能异养作用在淡水、咸水、有氧、厌氧等环境中进行微生物矿化的实验研究。在微生物矿化实验中,发现碳酸酐酶(CA)在矿化培养基pH值和矿物饱和度升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集胞藻PCC6803不会产生氨气,仅通过CA的催化作用也能产生大量碳酸盐矿物。细菌(SRB2,LH1,SYB1)能够产生氨气,经水合作用会导致pH值上升,但同时基于化学反应的计算结果表明细菌通过产氨气作用产生的OH-量只能使pH值上升至8.3左右,达不到培养基最终的实测pH值9.2左右。碱性CA可以催化二氧化碳的水合作用,进一步生成碳酸根和碳酸氢根。为了验证CA在pH值增加中的作用,利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溶液模拟培养基中的实时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发现模拟溶液的pH值能高达9.5左右,表明CA在培养基碱性环境的形成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同时CA产生的大量碳酸盐和重碳酸盐提升了矿物的饱和指数,导致矿物快速成核和沉淀。相对于产氨气作用的“早发生”、“早结束”特点,CA活性的产生相对较晚,但是作用时间能持续到微生物生长的衰退期。微生物诱导产生的碳酸盐和磷酸盐矿物显著受Mg/Ca影响并具有生物矿物的独特特征,比如含有丰富的形貌、晶体的择优取向以及具有更高的热力学稳定性等。集胞藻PCC6803诱导产生矿物为方解石(Mg/Ca=0)和低镁方解石(Mg/Ca=0.2,0.4和0.6),矿物中镁元素含量与Mg/Ca成正比,而颗粒尺寸随Mg/Ca 比升高而减小,形态也随之显著变化;蓝细菌集胞藻的存在可以促进镁离子进入方解石晶体结构中,为自然界中灰岩发生白云石化的机理提供一定理论参考。硫酸盐还原菌SRB4在Mg/Ca 比为9条件下将镁离子矿化产生鸟粪石(NH4MgPO4·6H2O)矿物,其鸟粪石晶体不同于物理化学成因的鸟粪石,晶胞体积增大,单晶出现纤维状晶须,磷镁元素比率为1.65:1(正常比值为1.46:1),显示出较高含量的磷元素。嗜盐菌SRB2在类似于海水盐度的环境下,诱导产生矿物为方解石、球霰石、单水方解石和三水菱镁矿;球形和哑铃形方解石的晶格结构存在晶面位错,三水菱镁矿的(002)晶面发生择优取向。LH1矿化产物为方解石、单水方解石、杜平石和三水菱镁矿。SYB1矿化产物为方解石、单水方解石、杜平石和三水菱镁矿;所得单水方解石(222)晶面发生择优取向,且它的活化能171.60kJ·mol-1,相比物理化学成因的单水方解石(166.33 kJ·mol-1)更高,分解温度也更高,因而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从上述结果可知,这4株菌可诱导镁离子参与生物矿化,生成产物分别为磷酸盐矿物鸟粪石和碳酸盐矿物三水菱镁矿(有的还掺杂少量的杜平石)。微生物矿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包括C=O,O-H,S-H,N-H和P-O等,这些有机物经分析检测出与胞外聚合物(EPS)相同的17种氨基酸,暗示着EPS可能为各种生物矿物的成核位点,有机官能团能通过负电性吸引钙镁离子在EPS上聚集并成核生长形成矿物。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17种氨基酸分子在单水方解石不同晶面上的吸附能力存在差异,各类氨基酸都倾向于吸附在[111]晶面族,导致晶面法向生长速率的改变和择优取向现象发生。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在(222)晶面上吸附能最低(-192.3654和-186.4257 kcal·mol-1),与晶面结合最稳定,因此在微生物单水方解石中含量最高。对菌体和菌体超薄切片进行细胞表面和细胞内部的矿化情况的分析发现菌体EPS表面存在大量弱结晶和结晶很好的鸟粪石和单水方解石等矿物颗粒,同时存在大量钙镁离子,结合微生物菌体表面能够形成矿化外壳的现象,进一步确认了细胞外EPS为矿物的成核位点。对于胞内矿化的研究,发现微生物响应细胞外环境产生的球形颗粒状内含物可能是微生物抗逆作用的产物,均为不具备晶格的无定型结构,含有钙镁元素。通过本研究总结的微生物作用下诱导钙镁矿物的组合特征及其矿化机制,期望能为地质历史时期和现代自然环境中微生物诱导生物矿化的过程、各种生物矿物的成核位点及促进矿物成核生长的微观机制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降水是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降水入渗补地下水过程中的水化学演变是当前水文地质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以降水经包气带土壤入渗补给地下水过程中的CO2-水-岩作用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变化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降水入渗过程中的水化学与微生物群落特征变化,开展对降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中CO2-水-岩作用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变化的室内试验模拟研究,揭示常温常压下的CO2-水-岩作用机制,探讨降水-地下水
煤层注水作为冲击地压、瓦斯防治、粉尘治理的综合性预防技术,应用在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灾害防治工作时面临着高地应力、裂隙闭合不发育、低孔隙率难渗透、高瓦斯压力等新环境,导致传统注水理论与技术工艺指导深部煤层注水工作时出现注水压力增加,注水流量降低,湿润效果欠佳等问题,严重制约、影响了煤层注水的防灾减灾效果。本文针对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粉尘治理、防冲卸压等重要参数确定,围绕注水钻孔及采动应力引发的非均布荷载
煤炭地下开采过程中,房柱、条带煤柱、区段保护煤柱以及断层保护煤柱等各类工程煤体在重复采动应力作用下必定产生损伤累积,直至出现疲劳破坏失稳现象。开展煤岩在周期载荷作用下疲劳损伤破坏演化的声发射基础试验,系统研究煤岩疲劳损伤破坏演化过程中的力学机制及声发射前兆特征,对于深入揭示煤岩的疲劳破坏机理及其与声发射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设计保护煤柱尺寸、采用声发射监测方法预测工程煤体的疲劳破裂失稳、保证煤矿安全
近日,上海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改革又出现了新动向。包括上港集团、上海机场、上海电气、华建集团在内的四家企业几乎同时发布了股份无偿划转的公告,分别将自身或上海市国资委及其他企业28.1%、5%、7%、39.5%的股分划入上海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下称"上海国投")。上海国投公司是由上海市国资委全资控股并直接监管的大型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0亿元。
期刊
吉林省农安县华家小学坐落在农安县城正南15公里处。始建于1934年,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一所文化底蕴丰厚,教育质量一流的农村小学。特别是学校的艺术教育,以其鲜明的特色在农安县乃至整个长春地区的农村小学中都享有良好的声誉。华家小学把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做为提升办学质量的突破口,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进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经过不懈努
期刊
寒武纪苗岭世与芙蓉世之交的碳同位素正漂移SPICE事件,是显生宙全球碳循环的一次较大波动(其正漂幅度可达~5‰),在全球各大陆均有相关报道和研究。与之同时发生的是德雷斯巴奇阶(Dresbachian)生物灭绝事件,导致约40%的海洋生物灭绝,是早期寒武纪生命演化进程中较为严重的一次灭绝事件。大量研究认为SPICE事件是由有机碳大量埋藏导致,并伴随着显著的海洋缺氧和硫化,这也很可能是导致德雷斯巴奇阶
综放开采是我国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技术之一,然而,由于综放开采工况复杂、环境恶劣,目前放顶煤还处于人工放煤的落后状态,易产生“过放”和“欠放”问题。精确地识别煤和矸石,进而采取策略对“放落”或“关停”进行自动化控制,是安全、高效地进行智能自动化综放开采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智能综放开采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分析放顶煤开采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采取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对煤矸与放顶煤液压支架的
在磨矿作业中旋流器作为分级分选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多组分颗粒在旋流场内等沉速度造成的“底流夹细”,往往引起矿石过磨,导致精矿回收率和系统处理量降低等问题。作者基于松散分级理论,提出一种W型结构旋流器,该结构是将传统柱锥组合形式改为全柱段结构,并将底流口反向插入旋流器内部形成一种“W”型式的内腔,从而通过对旋流器内部流场的调控,实现颗粒群的松散及传质,达到降低底流夹细的目的。本文从W型结构旋流
碳酸盐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是油气主要的储集岩之一。微生物在碳酸盐岩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席可以捕集粘结水体中的碳酸盐矿物及其它矿物颗粒。尤其在碳酸盐岩中发现微生物化石之后,微生物灰岩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前人研究发现微生物灰岩中矿物的成核与生长由于受到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影响,与非微生物灰岩相比其具有独特的形貌和晶体结构。但仍然存在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在野外和实验室的研究中发现,微生物灰岩
碳酸盐岩的分布广泛,且广泛存在于各地质时代,是地球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环境中,由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引起的碳酸盐沉淀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镁离子对微生物诱导碳酸盐矿物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针对镁离子在矿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较少。微生物和镁离子是影响矿化的两个关键因素,开展微生物作用下镁离子影响矿化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实验室和天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矿化过程及机制。本论文通过在青岛唐岛湾海底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