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与蒙古国接壤,并有着漫长的边境线,语言相通、文化相似,具有发展双边旅游与贸易的天然优势。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梳理以及相关理论、概念模型界定的基础上,将内蒙古与蒙古国出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统计分析、计量方法,构建出时间和空间两个分析框架,时间上构建旅游与贸易之间的推拉方程和协整模型,空间上通过对口岸的发展和空间布局进行分析,并制定发展战略选择,从而深入探究旅游与贸易的本质属性及互动规律。最终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内蒙古与蒙古国在出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上大体呈现出同升同降的趋势,二者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出境、入境客流量分别对进口、出口贸易额的推拉作用明显。从时间序列发展来看,出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的互动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98-2006年为贸易推动旅游阶段,该阶段旅游相较贸易增长趋势更快;2006-2013年为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出入境旅游缓慢增长阶段,由于受到旅游偏好和容量的限制,旅游增长速度放缓,而进出口贸易增长的速度较快。从边际弹性效应来看,前一阶段的旅游对进口贸易的拉动作用大于出口贸易,后一阶段旅游对出口贸易的拉动作用要大于进口贸易,这是出口贸易在不同时期增长速率的差异性引起的。(2)内蒙古与蒙古国在出入境旅游客流量与进出口贸易额之间存在确定的协整和因果关系。蒙古国入境旅游是进口、出口贸易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这是由于蒙古国入境内蒙古客流量始终占据了内蒙古入境客流总量第一位,是内蒙古最主要的客源市场,双边频繁的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促进了入境内蒙古客流量的增长,持续增长的入境旅游比和贸易依存度,促使了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出境客流量是进口、出口贸易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这是由于中国一直以来都是蒙古国主要的客源市场,自2005年中国成为蒙古国第一大出口贸易对象后,双边贸易额开始不断攀升,在2011年中国成为蒙古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双边旅游和贸易的发展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3)从空间角度分析,内蒙古对蒙开放口岸在货运量和客流量上均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口岸整体发展运行情况稳定,发展情况良好。其中二连浩特口岸作为连接中蒙旅游与贸易发展的中枢口岸,在客流量和货运量的发展上远高于其他口岸,呈现出双高发展;甘其毛都、策克口岸的发展呈现货运量大、客流量小的情况,属于单高发展;其余口岸仍处于低水平的发展,货运量、客流量都较低,属于双低发展。可以看出,客流量大的口岸,货运量亦大,反之亦然,即客流量与货运量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选取统计资料和数据量性的分析了内蒙古与蒙古国旅游与贸易互动的前提条件和政策保障,对旅游与贸易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为两者互动分析提供实证。(2)突破大多数选取国—国之间旅游与贸易互动作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而是将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作为研究对象,对两者旅游与贸易的互动发展进行具体分析,并以边境口岸为关键点,分析了旅游与贸易互动的空间分布,更深层次的探究旅游与贸易互动的内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