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社会需要的是多元的人才,而只有多元的教育制度,包括多元的课程、教学方式和评价制度,才能培养具备多方面才能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仅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且也为人们实现多元教育的梦想提供了契机。但在城市学校轰轰烈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举步维艰。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校本课程如果在农村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对于提高中国整体的人口素质至关重要。本论文在较充分地引用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校本课程开发、农村校本课程开发潜在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农村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国内外学习兴趣理论研究的发展等文献的基础上,以鲁山县库区乡中学为调查点,通过对学生和老师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出库区乡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库区乡中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厌学,用杜威的兴趣理论来深层次分析库区乡中学学生厌学的原因,从而总结出库区乡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活动化、统整化(间接经验的直接经验化)、生活化(活动的主题来自学生周围生活的地方)的思路。然后进一步结合经济文化理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情感教育理论围绕库区乡中学学生厌学这一主要问题的的解决,更进一步总结出库区乡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课程开发的原则—激发学习兴趣和经济文化理论为指导的原则;课程开发的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开发的关注点—学校教育家庭精神再造的潜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