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资本外逃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外逃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转型国家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困扰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转型期也存在着大量的资本外逃问题。本文利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转型期中国的资本外逃,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转型期中国资本外逃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并综合资本外逃的间接测算法、混合法、权益差额调整法,力求准确地测算出1982-2004年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通过研究发现,转型期中国的资本外逃具有以下特点:资本外逃的规模较大,阶段性明显;资本外逃中含有大量的过渡性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并没有带来重大的影响。转型期中国资本外逃是如何进行的,本文分析了通过经常帐户、资本与金融帐户、地下渠道等各种途径进行的资本外逃。并认为,经常项目及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开放程度无疑会对资本外逃的规模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从实体经济层面的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开放度以及金融层面的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开放度的变化来界定我国的经济开放度指标,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1982-2004年我国资本外逃与经济开放度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本外逃规模与经济总体开放度、商品贸易开放度、直接投资开放度、间接投资开放度之间呈正向的协整关系,而与服务贸易开放度之间呈反向的协整关系。为什么中国在转型期会出现规模巨大的资本外逃呢?理论分析表明:中国经济转型必然导致中国资本外逃。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对转型期中国资本外逃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程度、外债流量、国际储备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同转型期中国资本外逃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影响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因素。在分析资本外逃的经济效应时,发现资本外逃虽然没有对转型期中国的宏观经济造成严重的后果,但这不意味着资本外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没有任何负面影响。资本外逃毕竟是一种脱离政府监管的非正常的资本流动,对于经济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分别从资本外逃对中国国内经济、中国经济对外开放、中国社会安全与稳定等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通过对转型期中国资本外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资本外逃并没有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的冲击。为此,本文从转型期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相对比较平稳;转型期中国没有出现投资不足;中国国际经济的宏观层面保持较为良性的发展态势等方面进行了解释。本文认为,即使现阶段中国资本外逃的直接危害性还不很大,但是一旦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逆转或者渐进化的改革遇到不得不面对的攻坚战,资本外逃积蓄已久的冲击力会突然爆发出来,对经济形成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力,甚至引发金融和经济危机。近几年,中国连续出现了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和资本流入,人民币也面临着进一步升值的压力,资本外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本文认为,在转型期的中国,引发资本外逃的深层次的因素远未得到有效地解决。而且在中国已经入世,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外逃将会出现一些新的特征。如何防范转型期中国资本外逃呢?本文指导思想是,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消除诱发资本外逃跑的不利因素,控制资本外逃的规模,弱化其负面影响。具体而言:(1)加快金融业改革开放步伐。推进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适当放松金融管制,为居民对外投资创造条件;培育健全的资本市场。(2)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界定产权明确的边界;解决公有产权所有者虚位的问题;在立法上保证私有产权的平等地位;确认资本所得收入的合法性。(3)建立防范资本外逃的监控机制、从路径上堵塞资本外逃的渠道。建立反洗钱联合金融监管网络,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设置对经常项目真实性的监管机制;完善对资本与金融项目的监控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方式的资本外逃;建立资本外逃的预警机制。
其他文献
<正>兴乔社区曾是典型的老旧社区,近年来,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组织覆盖、多方共治,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为民服务能力,如今社区整洁有序、设施健全、文明和谐,被居民称
患者女,28岁。主诉:全身皮肤起红斑伴眼、口腔黏膜糜烂15d.体温38.5℃。患者因胃疼口服中药“摩罗丹”后,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自行“外用药物”治疗(药名具体不详),未见好转,皮
魏晋南北朝时期,齐鲁士人以治史作为自己的事业,其经世精神突出表现在对现实政治的维护上,“直书”与“曲笔”这两种截然对立的治史方法,表现得尤为鲜明,而曲笔之风一时更炽
从学位层次、地区分布、合作对象、学科专业等维度梳理了当前中外高校双学位项目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特点,并从政策、管理和项目实施的层面对其发展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