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伟大的标识,铸造了中华民族优良的精神传统和独特的民族性格,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任何国家的传统文化都面临着缺失自我个性、被潮流淹没,甚至消亡于其中的危机,中华文化也毫无例外地接受着这种考验。所以,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养成教育应该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应被纳入基础教育的体系。我们只有发自内心地认同和传承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才可能创建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华气派”的伟大国家。中学阶段是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培养良好习惯、形成文化人格的重要时期,对高中生进行全面良好的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教育已经迫在眉睫。高中语文课在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等方面具有着天生的优势。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阐述了高中语文课对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基本策略。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探寻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认同感、高中语文课程等基本理论,从纵向时间和横向层面两大角度阐释中华文化的内涵,进而指明中华文化认同感是对中华文化全方位的认同,再从文化层面揭示高中语文课程的内涵和意义,为后文的研究做好理论铺垫。第二章从理论层面剖析了高中语文课对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说它势在必行,是因为它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语文学科的人文诉求;说它切实可行,是因为高中语文教材是中华文化的载体,高中生有学习中华文化的需求和辨别优劣的能力。第三章从实践层面分析了高中语文课对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培养的现状,使用系统分析为主调查研究为辅的方法,从学生视角展开调查研究,围绕社会、家庭、学校教育进行分析,并且从高中语文课的构成因素角度分析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情况,进一步为基本策略研究指明方向。第四章以高中语文课的构成要素和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为依托,提出了高中语文课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感培养的策略。论文从高中语文的评价体系和课程资源、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自觉、语文课堂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底蕴、课外活动的寻根意识和文化亮点等角度展开的,实现了立体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