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中等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夕,中等师范教育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力行改革、逐步完善等几个发展阶段。从最初学习“日本模式”到之后仿行“美国样本”。与此同时,中等师范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也追求民族化教育体制的探索。虽然经历过几次改革,但总体上能够反映出政府与教育界人士对师范教育的高度重视。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是全国中等师范教育重新走向独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江苏省中等师范教育发展尤为明显。无论在学校的数量还是办学的规模乃至学制的设置、教育经费的使用以及师资的配置都逐步呈现出明显的科学化与制度化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呈现出时代性与地域性。本文主要对这一时期江苏省中等师范教育办学背景、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以及办学经验进行论述与反思,以期有裨于推动今后师范教育的发展。全文一共分为四大章节。第一章主要论述1927—1937年江苏省中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基础。这一基础主要包括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与文化基础。政治基础主要表现为在经历过江浙战争和北伐战争之后,国民党新军阀重新统一江苏。这一时期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江苏省的社会政治较为稳定。与此同时,国民党政府为了强化统治,将师范教育纳入到党化教育之中,努力构建师范教育为政治服务。因此,这一时期为江苏省中等师范教育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空间;经济基础主要表现在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的影响下,江苏省工商业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为江苏省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经济支持;文化基础主要表现在自清末以来江苏的教育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为这一时期江苏省中等师范教育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第二章主要论述1927—1937年江苏省中等师范教育发展状况。主要涉及到教育发展的规模、学制课程的设置、师资状况以及教育经费的来源等。第三章节主要分析1927—1937年江苏省中等师范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点。其一采取多样化的办学特色。包括多种形式的师范学校并存、中等师范教育办学呈现灵活多样化。其二重视并提高师范生的教育质量。第四章节主要论述1927—1937年江苏省中等师范教育的历史评价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