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这种教育在古代曾为中国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充实了我国古代的官僚体制,但那早已成为历史。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相较于对知识的获取人们越来越关注”人”本身的发展和需要,传统应试教育体制越来越成为人类前进的束缚。社会的发展有赖于适应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确立适应新时代的素质教育人才观,以人为本,从人的生活与生存需要出发进行教学,使教育服务于个体的成长,而不是使它成为奴役人的工具。本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应试教育的缘起与发展,以及应试教育与高考制度的联系,指出应试教育体制对当今学校教育及其价值取向的影响,同时也呈现了现行历史教学中的尴尬和不足,意在强调改革的必然趋势;第二部分介绍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意在说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实行素质教育,联系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阐明“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才是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向目标。结合高中教学指出在微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意见,如建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切实以学生的需要为教学的出发点,由过去的关注知识转向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第三部分意在立足学生年龄特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他们不论作为学生还是作为社会人都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挖掘历史学科中的教育素材,将知识内化为提升学生自身价值的软实力。第四部分,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教育教化功能,借助对历史的感悟体会丰富人生内涵,把学习方法与心得转化为面对人生问题的智慧武器,以塑造学生坚强意志与完整人格为教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