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保险费用从广义上来理解,是指参保人患病后发生的医疗费用总和。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则是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控制的对象是医疗保险范围内的各类医疗费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医疗保险保障基本医疗的宗旨,维护参保人员的基本权益。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是世界难题,其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建立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机制是医疗保险制度本身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确保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重要措施;是处理好医、患、保三方关系,维护参保人员权益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积极推动“三改同步”,真正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必须。控制医疗保险费用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和难题。因此,开展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研究,构建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机制,有效控制医疗保险费用,使广大居民获得最大限度的医疗保险待遇,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涉及的相关理论有:疾病风险理论、医疗保险需求与供给理论、大数法则理论、博弈论、健康管理、控制论等,本文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运用多元线形回归模型,建立了需方、供方和医疗保险费用的关系,明确了影响医疗保险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利用时间序列法对未来5年医疗保险费用的走势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过去的十年里我国医疗保险费用呈直线上升趋势。医疗保险费用的增长与平均每所医院的业务收入、政府卫生支出比例以及人均卫生费用等因素成正相关关系,与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成负相关关系。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领域存在的自然垄断与价格刚性、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诱导性需求以及道德风险等因素是现阶段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难点。国际上,医疗保险的费用控制手段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类:宏观控制以及对医疗保险供需两方的控制。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机制的发展趋势是:从侧重需方控制向侧重供方控制发展;从数量性控制向结构性控制发展;从限制性控制向诱导性控制发展;从司控与被控的关系向共同控制的协同关系发展;从三角关系向双边关系发展。论文同时研究了典型国家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支付方式从后付制向预付制发展;支付标准从自由定价向政府控制价格或统一价格发展;支付模式从全部支付向部分自付制发展;支付体制由分散独立向集中统一发展。在选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时,应当考虑以下三点:一是对不同的供方组织采取不同的支付方式;二是对特定的供方也可以采取混合的支付方式;三是在支付方法上,可以根据提供服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政府与医疗保险机构之间、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服务提供方之间、医疗服务需求方与提供方之间、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服务需求方之间利益分配的动机和决策。并对医疗保险费用控制进行混合博弈分析。论文对国务院医改试点城市——镇江市医改试点十余年来在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式上的探索与实践以及控制特点等进行了研究,镇江市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式已由试点初期的“按服务单元付费”发展为现在的“综合控制”。通过对费用控制效果进行的综合评价和分析表明,镇江市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效果是好的。论文最后提出了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基本原则和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强化对医疗保险费用的宏观控制,强化对医疗保险四方的控制,强化对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改革,强化对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控制,强化健康管理对医疗保险费用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