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目的及方法:本项研究的目的为评估初治的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以及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评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及DM相关因素与此类患者发生HCC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我们纳入了300名HCC患者和517名CHC患者。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发现与无糖尿病的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HCC的风险的校正优势比(adjusted odds ratio,AOR)接近2倍,95%CI:1.80(1.17–2.75)。同时,HCC组和CHC患者中肝硬化的比例为79.3%,46.2%,肝硬化患者发生HCC与无肝硬化的患者相比,AOR为4.62(95%CI:3.31-6.46)。另外,对于CHC合并DM的患者,存在肝硬化的患者与不存在肝硬化的患者相比,发生HCC的风险接近6倍;此外,糖尿病的诊断年龄早的患者较糖尿病诊断年龄晚的患者,发生HCC的危险增高。另外,我们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纳入了112名HBV相关的HCC患者,经过了性别,年龄及肝硬化比例的匹配之后,210名没有肿瘤的CHB患者被列为对照组。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发现DM与HBV相关的HCC的发生风险明显相关。在CHB合并DM患者中,年龄>50岁患者较年龄≤50岁患者具有较高的HCC的发生风险(AOR:7.403;95%CI:1.049-52.253);此外,男性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风险较女性患者明显高(AOR:12.688;95%CI:1.384-90.638)。这些结果表明,在中国东北地区无论是慢性丙型肝炎还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糖尿病时其发生原发性肝癌的风险较无糖尿病的患者要高。而对于不同人群,不同的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可能会影响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第二部分:目的:本研究我们通过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ELEX)的方法开发了一种新的特异性识别胰腺癌细胞系As PC-1细胞的适配体(PCA#1),并利用PCA#1作为靶向配体,将阿霉素选择性递送到体外培养的As PC-1细胞中。实验结果:筛选的76个碱基的核苷酸适配体特异结合胰腺癌As PC-1细胞株,但不与对照细胞结合。同时,我们将PCA#1适配体插入阿霉素分子,形成适配体-阿霉素偶合物(Ap DC)。这些结果表明,PCA#1 Ap DC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靶向治疗的适配体,可以将阿霉素特异高效的释放到胰腺癌细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