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S教育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以人文地理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地理教育是要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及地理情感等。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时事,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STS教育是以地方、全国或全球与科学和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来设计教学,让学生对这些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以科学概念、科学过程和科学态度寻求解决问题之道,并将之应用于将来对社会问题的决策上。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STS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关于高中地理与STS教育相结合的研究较少,一线地理教师对STS教育比较陌生,因此,基于STS教育的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本研究旨在提出基于STS教育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从而丰富和完善该方面的理论体系,以便一线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课堂观察法。本研究的基础工作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了解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然后对STS教育、教学策略等概念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界定,最后寻找到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为了获取一线教师基于STS教育的教学现状,本研究设计了一份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线教师认为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STS教育有很大的价值,但由于受课时限制、教师自身水平有限等因素的影响,这方面的实际操作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渗透STS教育时准备工作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为学生提供背景材料,给学生讲授的形式进行,因此渗透形式、方法单一;对于渗透效果采取不评价或简单评价,缺乏恰当的评价方法。  结合地理教学和STS教育的特点,本研究总结了基于STS教育的地理教学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针对调查所得结果,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流程的角度提出了基于STS教育的地理教学策略。教学准备策略包括:挖掘渗透STS教育的教学内容,安排渗透STS教育的教学计划,制定渗透STS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实施策略包括:利用课堂内外,拓宽渗透途径;增设主题活动,丰富渗透方法;把握教学时机,进行相形渗透;联系其它学科,横向组织内容。教学评价策略包括:开展专题作业式评价,重视情境模拟式评价。最后,根据所提出的教学策略设计了两个案例,以便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在快速变化发展的今天,组织要想在飞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中继续生存与发展就离不开组织与时俱进的变革与创新。然而要做到变革与创新,就必须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让真真切切接触组织的第一人积极主动地为组织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意见。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及建言行为所具有的风险与挑战性,中国企业员工深知“忠言逆耳”、“言多必失”之意,在具有新想法、发现问题时总是选择闭口不谈,唯恐破坏人际和谐,或者
在心理研究领域,元分析作为一种科学的原始研究量化合成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元分析工作中,探测效应量是否异质(heterogeneity)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其三大主要任务中第一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