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其设施规划与路径选择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处于变革转型的关键时期,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研究也逐渐成为了城乡建设发展的热点。皖北地区作为平原地区、传统农耕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典型标本,具有乡村人口比重大、村庄规模大、村庄数量多等特点,在此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本研究基于皖北乡村的共性特征,选取蒙城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典型研究对象,从城乡规划视角,采用问卷调查、田野调查、GIS空间分析等方法,通过对蒙城县12个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提升策略,为分析总结皖北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特征及优化提升提供有益借鉴。首先,整理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理论基础,并梳理国内外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理论研究,从文献数量、学科分布、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相关政策等层面归纳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进展,并整理总结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方式、特征分析、优化提升等方面相关研究。其次,分析皖北乡村地区基本概况,从地形、经济、产业、人口、村庄建设等方面总结皖北乡村特征,并确定以蒙城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具体村落样本。再次,总结蒙城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特征,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总结空间分布特征和可达性特征;采用田野调查法,建立设施规模质量评价标准,总结设施质量规模特征;采用问卷调查法,总结设施村民需求度及满意度特征。通过归纳总结,分析并提出蒙城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蒙城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特征及问题,总结提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目标和规划原则,从空间布局、设施配置、政策指引三个层面制定优化路径,指明人口、村庄和设施三个层面的提升策略,选择一个乡村给出具体策略实施,并阐述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保障机制。本研究可望扩展乡村研究案例,对皖北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提升提供了发展策略和实践路径,为皖北地区乡村建设提供指导,并给其他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提升提供借鉴。图47表31参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