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特征及优化研究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y_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其设施规划与路径选择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处于变革转型的关键时期,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研究也逐渐成为了城乡建设发展的热点。皖北地区作为平原地区、传统农耕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典型标本,具有乡村人口比重大、村庄规模大、村庄数量多等特点,在此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本研究基于皖北乡村的共性特征,选取蒙城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典型研究对象,从城乡规划视角,采用问卷调查、田野调查、GIS空间分析等方法,通过对蒙城县12个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提升策略,为分析总结皖北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特征及优化提升提供有益借鉴。首先,整理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理论基础,并梳理国内外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理论研究,从文献数量、学科分布、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相关政策等层面归纳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进展,并整理总结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方式、特征分析、优化提升等方面相关研究。其次,分析皖北乡村地区基本概况,从地形、经济、产业、人口、村庄建设等方面总结皖北乡村特征,并确定以蒙城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具体村落样本。再次,总结蒙城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特征,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总结空间分布特征和可达性特征;采用田野调查法,建立设施规模质量评价标准,总结设施质量规模特征;采用问卷调查法,总结设施村民需求度及满意度特征。通过归纳总结,分析并提出蒙城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蒙城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特征及问题,总结提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目标和规划原则,从空间布局、设施配置、政策指引三个层面制定优化路径,指明人口、村庄和设施三个层面的提升策略,选择一个乡村给出具体策略实施,并阐述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保障机制。本研究可望扩展乡村研究案例,对皖北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提升提供了发展策略和实践路径,为皖北地区乡村建设提供指导,并给其他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提升提供借鉴。图47表31参83
其他文献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图书馆,实现信息主动服务,将会提高服务效率和节约用户时间。分析了主动信息服务的几种模型和实现服务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实现的方法。
深入分析了文献的构成要素。根据这些要素,并基于客观系统观和用户主观感知性,全面揭示出文献要素之间、文献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关联。进而,根据文献的多维关联,提出一种兼具描述
每次陪同有关专家去泉州考察,总会听到大家对那里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啧啧称赞,这次自然不例外。当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闽南元宵节俗文化调研活动”的
报纸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外包作为公共部门聚焦组织内部核心战略、降低行政成本与改善组织效率的有效途径,已经被部分公共部门采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由于组织的特殊性,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并没有完全应用与公共部门之中。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外包市场的不成熟、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使一些有着外包需求的公共部门“望而却步”,而且部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随意与盲目性,无法对外包相关决策做出科学有效的判
环烷酸具有来源广、毒性强、难降解等特点,是油砂热碱蒸汽提炼沥青产生的尾矿废水中的主要毒性物质。由于其很高的质量浓度(40~120mg/L)和复杂的环状及侧链结构,传统的理化降解如热
背景尽管早在1724年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 tis,ADEM)样疾病就已经被Clifton描述[1],但是其定义、分类、诊断及治疗策略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传统上认为ADEM是在儿童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发生的单相性炎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队列研究发现成人ADEM、特发性ADEM以及多相性ADEM所占比例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