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是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后第二位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也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RVO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属于难治之证,中医以《血证论》为理论指导采用凉血止血法及活血通络法取得良好疗效。但两法在治疗过程中如何协同作用,作用有何不同,并没有十分精准的阐述,作用机制也尚未阐明。目的:探讨凉血止血法及活血通络法对RVO兔模型视网膜微循环及凝血相关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光化学法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家兔模型,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止血组(A组)、活血组(B组)、止血±活血组(C组)共5组。空白组6只,不造模,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4组每组各18只,造模后分别予不同汤剂灌胃。造模后30min及给药后1d、3d、7d、14d、28d,行眼底照相及FFA检查,观察并详细记录荧光渗漏面积、视网膜循环时间和阻塞静脉再通情况;耳缘静脉取血,测量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及纤溶酶原(PLG)活性水平。给药3d、14d、28d静脉采血后处死实验兔并摘除眼球,切除全层视组织,制作成120nm超薄切片,铅铀双染后行电镜观察;10%福尔马林固定,制作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制备视网膜组织匀浆,检测其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 (6-Keto-PGF1a)的含量。结果:1兔眼眼底及FFA表现:1.1不同时间段各组兔眼眼底:1d后A、B、C各组眼底表现均与模型组相近;3d-7d三组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吸收,A组较明显,网膜水肿较模型组减轻;14d后三组出血基本吸收,网膜未见明显水肿,血管管径迂曲状态较模型组缓解,B、C组较明显;28d后各组眼底表现与模型组相近。1.2不同时间段各组兔眼FFA:1d后A、B、C各组FFA表现均与模型组相近;3d-7d三组遮蔽荧光及局限性高荧光较模型组减轻,A组较明显,B、C组少数兔眼静脉再通;14d后三组未见明显遮蔽荧光,少数眼可见血管瘤及吻合支,部分兔眼静脉再通,三组间区别不显著;28d后各组FFA表现与模型组相近。1.3FFA血管再通情况:各组在造模30min-1d均未出现血管再通;3d时中药组均出现血管再通,模型组未出现;7d时模型组出现血管再通,而中药组更为通畅;14d时,半数模型组及全部中药组出现血管再通;28d时,各组血流通畅。2不同时间段各组兔眼光镜观察:3d后A、B、C各组血栓形成状况、神经纤维层水肿、增厚程度均较模型组轻微,其中B组血栓最不明显,A组神经纤维层厚度最薄,B组出血状况较A、C组明显,与模型组相似;14dA、B、C各组节细胞排列较模型组整齐,A、B组优于C组;28dA、B、C各组视网膜层间结构均优于模型组,A、B组优于C组。3不同时间段各组兔眼电镜观察:3d后中药各组细胞核膜结构,核内结构及细胞质内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均较模型组完整,A组结构最完整;14d后各组核内染色质分布,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等细胞器结构均较模型组清晰,A、B组优于C组;28d后各组形态结构均优于模型组。4不同时间段各组ATⅢ水平比较:造模30min-1d,模型组与A组有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造模3d,模型组与B组差异显著(P<0.01),A组与B、C组差异显著(P<0.01);造模7d,模型组与C组、B组与C组差异显著(P<0.01);造模14-28d,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5不同时间段各组PLG水平比较:造模30min,各组间均无差异;造模1d,B组与模型组、A组有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造模3d,模型组与A、B组,A、B、C三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造模7d,A组与模型组、C组差异显著(P<0.01);造模14d-28d,B组与A、C组有差异(P<0.05)。6不同时间段各组TXB2水平比较:造模3d,模型组与B组差异显著(P<0.01),C组与A、B组有差异(P<0.05);造模14d,B组与另三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造模28d,各组间差异不显著。提示:在3~28d,各组均能使TXB2水平升高。7不同时间段各组TXB2/6-Keto-PGF1α水平比较:造模3d,模型组与C组差异显著(P<0.01),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造模14d,B组与A、C组有差异(P<0.05);造模28d,模型组与A、B、C三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1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及病理观察结果显示,光动力学方法造模后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与RVO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基本吻合。2按照7d内为发病早期,14d左右为发病中期,28d左右为发病后期划分阶段,凉血止血法与活血通络法均能促进视网膜水肿、出血的吸收,能有效改善血管瘀滞状况。止血法更有利于RVO早期(7d以内)出血及水肿的吸收,而活血法侧重于改善静阻中、后期(14d以后)的瘀滞状况。两法合用时结果与活血法相似。3凉血止血法与活血通络法均能不同程度的保护视网膜各级神经细胞,延缓或减轻细胞病理性改变。活血法可作用于栓塞早期(7d内),促使血栓溶解,止血法能减轻病变早期(7d内)神经纤维缺血性改变;止血法及活血法在病变中期(14d左右)均能有效保护节细胞,有利于维持神经节细胞的正常形态结构;止血法及活血法均能减缓病变后期(28d左右)神经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的进行性改变。两法合用,各期结果均低于单独用药组。4中药干预后视网膜的超微病理改变与组织病理改变相一致,病变早期(3d)各级神经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病理性改变(以肿胀、空泡样改变为主),内层结构的改变重于外层。5模型组凝血因子及微血管变化:造模早中期(14d内)抗凝血因子水平较正常组低,呈凝血状态,中后期(14d后)逐渐恢复正常;造模早期(3d)微血管呈收缩状态,然后逐渐缓解,中期(14d)后开始呈现舒血管状态。6与模型组相比较,凉血止血法、活血通络法在凝血因子及微血管平滑肌调控方面均有作用,但作用机制各有侧重。两法合用的调节作用并不是凉血止血法和活血通络法机制的简单叠加。7凉血止血法对凝血因子及微血管平滑肌具有双相调控作用。在凝血机制方面:早期(3d内)具有促凝血作用,利于止血;7d以后表现为抗凝作用,减少血栓形成。调节血管平滑肌方面:以舒张血管为主,早中期均呈舒张作用,可能有利于改善组织缺氧,促进微循环重建;中期以后表现出收缩血管趋势。8活血通络法对凝血因子起单相调控作用:早中期抗凝作用显著,减少血栓形成;中期以后作用减弱。调节血管平滑肌方面:早期有舒张血管趋势,但作用不明显,中晚期有收缩血管作用。9两法合用在早中期对凝血因子作用较显著,有促凝作用,其余各时期抗凝或促凝作用不明显。调节血管平滑肌方面:早期舒张血管作用强于凉血止血法与活血通络法,中期以后收缩血管作用明显,但与活血通络法效果相似。10从作用机制分析,起促凝作用者为凉血止血法的早期及两法合用者的早中期,其它时间段各法均无作用;在抗凝方面,凉血止血法和活血通络法只在中期以后开始起作用,两法合用者抗凝作用不明显。在微血管调节方面,三法均有类似的双向作用,即早期起舒血管作用,晚期起缩血管作用,但凉血止血法舒血管作用较长久,活血通络法及合用法缩血管作用偏早。11本研究所获结果表明:凉血止血法及活血通络法在实验性RVO治疗中对凝血因子及微循环的调节表现为双向性作用,不同于西药的单项调节。即因疾病不同、阶段不同、病理改变不同而发挥不同作用。提示我们在临床应用上不可千篇一律,应根据不同疾病、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病理状况辨证施治,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