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以促进其临床转归。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诊断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472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研究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合并疾病、房颤类型、病程、射血分数、左房前后径、左室舒末径、CHA2DS2-VASc评分、抗凝治疗、脑或体循环栓塞事件等并发症情况。结果纳入本研究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472例,男性患者占多数,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为31-89岁(平均67.29±10.34)岁,以65-74岁人数最多,共有177例(37.5%),其次是年龄段为50-64岁(30.1%)、≥75岁(27.1%)、<50岁(5.3%);合并疾病前四位的依次是高血压病231例(48.9%),冠心病177例(37.5%),糖尿病98例(20.8%),心力衰竭83例(17.6%);房颤类型主要以阵发性房颤289例(61.2%)为主,其次是持续性房颤170例(36.0%);病程≤1年的患者最多,有331例(70.1%),其次是病程为1年到5年(包括5年)的患者有110例(23.3%);64.4%患者伴有左房前后径增大,12.7%有左室舒末径增大,7.63%有左室射血分数降低;CHA2DS2-VASc血栓栓塞风险评分系统评分为0分有56例(11.9%),1分有89例(18.9%),≥2分有327例(69.3%),大多数为血栓栓塞高风险患者;中高危患者的抗凝治疗率为36.54%,华法林占51.3%,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占48.7%,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临床使用率明显增多;所有研究患者中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有155例,比例为32.8%,其中阵发性房颤占70.3%,成功率83.5%,持续性房颤占29.7%,成功率58.7%,阵发性房颤复律成功率高于持续性房颤(P<0.05);所有房颤患者中,脑或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5.6%。中高危患者发生脑及体循环栓塞事件的有113例(27.2%),比较三组不同抗凝情况下栓塞事件发生率,无治疗组栓塞事件发生率高于华法林抗凝治疗组及新型口服药物抗凝组(P<0.05),华法林抗凝治疗组栓塞事件发生率与新型口服药物抗凝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访中发生心力衰竭的有68例(17.48%)。结论1.NVAF患者老年人多见,大多数具有合并症,并出现心脏扩大及心功能降低;2.大多数为血栓栓塞高风险患者,此类患者抗凝治疗率较低;3.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NVAF患者栓塞事件发生率,新型口服抗凝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行导管消融术治疗者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