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感形容词语义扩张中的共感觉比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zxc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不断变化的。一个词汇由基本义衍伸出其他若干意义,从而具有多义性是极为常见的现象。多义性的产生往往过程复杂,其中比喻性衍伸常常被作为对象来研究。即在不脱离基本义的前提下,通过比喻性衍伸,来实现意义扩张。若基本义与衍伸义不存在混淆的可能,两者便可构成基本义与别义的关系。人作为认知的主体,通过推论、想象等手段来对外部世界进行着知性的探求。语言可以看作认知主体对外部世界做出的解释,并且相当一部分的概念体系是凭借根植于认知主体身体性与创造性的主观认知能力而构筑起来的。因此,以认知的视点可以从根本上对语义扩张现象做出较为清晰合理的解释。五感通常可分为触觉、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表示五感的词汇之间常发生转用现象,即所谓的共感觉比喻。目前为止,已对五感形容词的多义性、共感觉比喻进行了为数不少的先行研究,但无一例外是个别的、孤立的、割裂的,并且长期以来将共感觉比喻看作“比喻的一种”、“感觉间的意义转化”,共感觉比喻在五感词汇语义扩张中的作用一直被忽视着。基于此,本稿尝试以认知的视点,通过重点对五感形容词语义扩张中共感觉比喻的研究,来消除以往先行研究中的误区,以期对五感形容词的语义扩张机制做出合理解读。本论文的构成如下:第一章通过对先行研究的总结分析,明确使共感觉比喻成立的内因为隐喻和换喻。第二章中明确了五感形容词的构成,从意义论和统语论两个角度来分析感觉形容词与感情形容词的异同,并指出感觉形容词可表达感情意义是其意义扩张的结果。第三章通过实证性的考察,对共感觉比喻体系进行了汀正和补充,并对共感性转用的方向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中因五感形容词语义扩张与共感觉比喻成立的内因皆集中在隐喻与换喻上,本论文将共感觉比喻置于五感形容词语义扩张过程中进行综合考察。研究表明,共感觉比喻作为词汇自身语义变化的原因之一,在语义扩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共感觉比喻与五感性比喻处于并列结构之中。类以直接共感性无法说明的共感觉比喻进行了合理分析。并根据与基本义在“快与不快”、“积极与消极”这两个基本评价意义上是否一致,将共感觉比喻分为直接共感觉比喻、感觉间非直接的共感觉比喻、惯用性共感觉比喻三类,并对支撑它们的意义空间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对本论的总结及今后的课题进行了论述。通过以上研究可知:共感觉比喻作为五感形容词语义扩张过程中的一环不容忽视,并且基本义与别义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基于人们的认知原理而存在。本论通过对五感形容词语义扩张机制和规律的研究,希望有助于深化日语学习者对词汇语义扩张的认识。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诗与酒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李白的酒诗具有独特的审美精神。诗与酒交融的审美精神是“放”的生命精神。“放”是生命诗性的释放,也是放松和生命的放飞。李白诗歌中
简要介绍了翻译过程研究的背景,指出翻译过程研究是描述性翻译研究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基于这个简单的划分,对理论性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研
以在光学教学中讲授法布里—珀罗滤波器与现代光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例,说明渗透现代科技的教学模式是进行素质教育和素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阐述了
<正>"共享经济"的兴起,为大众创业提供了一种新思维,同时,"共享经济"在创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将释放新一代更多的活力,带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经济发
以宝鸡市眉县城市为例 ,在分析城市现状用地基础上 ,讨论其城市用地向外扩展的可能性 ,并建立多目标突变决策模型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 ,确定眉县城市用地发展的主方向
艺术空间与雕塑空间是涵义不同的两个概念,亨利·摩尔雕塑作品中运用孔洞的技巧,对雕塑体进行了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划分,并领导了由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转化的雕塑空间革命
<正>创业是创新的实践和应用,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条件。税收政策将创业和创新作为基本着力点,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优惠政策体系。今后,将在推进税制改革、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提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外需下降的困境,投资需求的高位运行使其进一步持续扩张的空间较为有限,消费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重要,因此,扩大内需成为我
大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可理解为一种广义的大学教师发展,阶段性是其最显著特征之一。通过对与发展需求、职业生涯发展及其阶段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并从教学、专业、组织与个人
扼要介绍了振冲密实法的原理 .并以西安某场地地基处理为例 ,分析了该方法在加固液化砂性土地基时桩的设计、施工及施工后地基的检测 .结果表明 ,振冲加密处理液化性砂土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