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SIMI-Motion三维录像系统分析的方法,以河北省越野滑雪一级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分析了运动员运动同时推进技术在滑行过程中的录像,并获取了滑行过程中越野滑雪同时推进技术的运动学参数。目的是为了分析河北省越野滑雪一级运动员同时推进技术滑行过程中速度与其关节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运动学参数的相关性,为越野滑雪同时推进技术的训练提供科学生物力学依据,同时也为大众进行越野滑雪运动提供支持。本文运用spss20.0对运动员越野滑雪同时推进滑行过程中的速度及其关节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运动学参数进行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运动员在推杖时期得最大速度分别为19.64m/s、17.9m/s、23.34m/s、25.57m/s、22.93m/s、21.53m/s、21.72m/s、17.7m/s。平均速度分别为12.91m/s、14.74m/s、15.33m/s、16.90m/s、13.18m/s、16.75m/s、16.42m/s、12.47m/s。运动员在滑行时期的最大速度分别为11.59m/s、17.76m/s、13.83m/s、14.7m/s、18.64m/s、14.7m/s、16.15m/s、12.84m/s。平均速度为9.08m/s、11.63m/s、9.96m/s、11.57m/s、12.62m/s、11.53m/s、11.90m/s、9.47m/s。运动员在一个运动周期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0.28m/s、12.39m/s、11.55m/s、13.43m/s、12.78m/s、13.41m/s、12.76m/s、10.31m/s。(2)推杖时期:运动员推杖时期的最大速度与此时膝关节角度呈高度正相关(r=0.946,P<0.01),与膝关节角速度、髋关节角加速度呈中度正相关(r=0.592,P<0.01)(r=0.514,P<0.01),与踝关节角加速度中度负相关(r=-0.587,P<0.01),与髋关节的角速度呈低度正相关(r=0.480,P<0.01)与踝关节的角度呈低度正相关(r=0.373,P<0.01)。运动员推杖时期的平均速度与肘关节角速度、踝关节角加速度呈中度正相关(r=0.596,P<0.01)(r=0.539,P<0.01),与膝关节角度、踝关节角度呈低度正相关(r=0.424,P<0.01)(r=0.474,P<0.01),与髋关节角速度呈低度正相关(r=0.300,P<0.01),与膝关节角速度、肘关节角加速度呈低度负相关(r=-0.442,P<0.01)(r=-0.492,P<0.01)。(3)滑行时期:运动员滑行时期的最大速度与此时髋关节角度呈高度负相关(r=-0.873,P<0.01),与踝关节角度呈高度正相关(r=0.810,P<0.01),运动员滑行时期的平均速度与髋关节角速度以及角加速度呈中度正相关(r=0.504,P<0.01)(r=0.775,P<0.01),与肘关节角度呈低度负相关(r=-0.342,P<0.01),与踝关节角加速度呈中度负相关(r=-0.745,P<0.01)。(4)运动周期:运动员一个运动周期的平均速度与推杖时期肘关节角速度呈低度正相关(r=0.466,P<0.01);与滑行时期肘关节加速度呈中度正相关(r=0.533,P<0.01),与髋关节角加速度、髋关节角速度、膝关节角度呈低度正相关(r=0.494,P<0.01)(r=0.462,P<0.01)(r=0.382,P<0.01),与踝关节角加速度呈高度负相关(r=-0.887,P<0.01),与肘关节角度呈低度负相关(r=-0.420,P<0.01);与一个运动周期内肘关节角速度、肘关节角加速度呈中度正相关(r=0.579,P<0.01)(r=0.597,P<0.01),与髋关节角度、髋关节角速度呈低度正相关(r=0.321,P<0.01)(r=0.404,P<0.01),与踝关节角加速度呈中度负相关(r=-0.655,P<0.01),与肘关节角度呈低度负相关(r=-0.402,P<0.01)。结论:(1)在推杖时期滑行过程中运动员应保持相对较大的膝关节与踝关节角度,较大的肘关节角速度,较小的膝关节角速度,以获得最大的速度。(2)在滑行时期滑行过程中运动员应保持相对较小的髋关节角度以及较大的髋关节的角速度以及较大的肘关节角度,以获得最大的速度。(3)要提高运动员的越野滑雪专项素质,提高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的滑行速度,在训练中不仅要重视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还要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完整性的训练,提高运动员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关键部位肌肉的力量素质,同时也要重视关节等处柔韧性以及活动度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