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舒适性、功能性甚至是智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单向导湿织物是一种能将人体汗液快速地排出体外而满足服用舒适性能的功能纺织品,其功能是通过织物内外层的亲、疏水性能的差异来实现的,即对织物外层进行亲水整理,而对织物内层大部分区域进行疏水整理,这样从织物内层到外层就会形成一种亲水性能由弱到强的水分子通道,使汗液在差动毛细效应的作用下被排出体外。本课题以层与层之间由纱线相连的整体编织成型,呈中空结构的涤纶经编间隔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织物进行后整理的方式,使其获得单向导湿的功能。其中单向导湿间隔织物制备的大致工艺流程为:亲水整理—单面拒水整理—等离子体处理。首先通过对涤纶间隔织物进行NaOH溶液处理和吸湿快干处理来使织物达到亲水的效果,并以芯吸综合值和导湿综合值作为织物亲水性能的测试指标,同时探讨织物在不同NaOH溶液浓度、不同吸湿快干整理剂浓度、不同的烘干温度条件下织物的亲水性能,实验表明经过处理的织物的芯吸综合值高达124.37cm2。通过对比和正交试验获得具有最佳亲水性能的织物的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6%、吸湿快干整理剂浓度:6g/L、烘干温度:80℃。在此条件下制备出织物来进行后续的拒水整理实验。在织物具有亲水性能的基础上,参照织物涂印的方法对织进行单面拒水涂层整理。拒水涂层浆料的配方参照涂印的浆料配方,主要由拒水剂、粘合剂、增稠剂海藻酸钠等试剂组成。在织物内外层具有亲疏水性能差异的基础上,采用辉光等离子体的方式对织物的拒水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在高压脉冲的作用下,织物拒水涂层膜经过氧化、降解和刻蚀而被破坏形成均匀的孔洞,即形成了液态水分子的传输通道。使水分在差动毛细效应的作用下自动的从织物的内层传递到外层,并在外层快速扩散,从而获得本课题所需要的单向导湿织物。并且织物内层经过拒水整理从而使皮肤保持干燥,让人体感觉舒适。以液态水分管理实验作为织物单向导湿性能的测试指标,来探讨织物在不同拒水剂浓度、烘干温度和焙烘温度以及不同的等离子处理功率和时间条件下的单向导湿性能,实验表明经过处理的织物的导湿快干综合能力OMMC值高达0.9722。通过对比和正交实验获得具有最佳单向导湿性能的织物的工艺条件为拒水剂浓度:2.0g/L、焙烘时间60s、焙烘温度:150℃、等离子体处理的功率和时间为1.5KW和2min,并在此条件下制备出织物进行性能测试。最后,对所制备的单向导湿织物进行湿舒适性能、服用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单向导湿织物与未处理的织物相比,其透湿性能和快干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且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对织物的表面形态进行观察,发现织物经过拒水涂层处理后,织物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的涂层薄膜。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这些涂层膜被破坏产生一些孔洞,从而构成水分的通道,使汗液在差动毛细效应下从织物拒水面快速运动到亲水面而形成具有单向导湿效果的间隔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