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社会学的视野下,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分析了精神疾病的发生,并引用强关系的概念试图将宏观结构中的隐匿性“病根”显现于微观互动。系统分析了患者的十大需要与八类康复资源,继而提出点、面、立体式的患者社会支持网络建构。
遵循从微观到宏观并以强关系作为中间变量的分析思路,本文提出并验证了六个基本假设而展开。第一,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需的社会资源与支持的缺乏,使个体产生内心紧张,如果这种紧张程度过高,可直接导致个体心理或精神失衡。第二,强关系中的负性生活事件与负性体验,更容易成为诱发个体精神失衡的原因。第三,当个体发生精神疾病时,或者因为个体应对和适应紧张环境时,将产生特殊的社会支持需要,如果这种需要没有获得满足,可能导致个体精神世界的失衡,或者导致个体疾病加重,相反,如果这种需要能够获得满足,则可能使个体达到或恢复平衡,并且个体可以形成习得性自我强化机制。第四,在前一个假设能够成立的前提下,当个体遭遇新的刺激,如果能进一步获得社会支持,在“习得性自我强化机制”的作用下。个体可以建立新的平衡。个体精神世界的这种往复循环,加强和提高了个体的自我修复和平衡能力。第五,在个体的社会支持体系中,机构性资源功能的吸引力强于非机构性资源功能的吸引力,现阶段,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比其他弱势群体相比更需要机构性资源。第六,需要机构性资源与非机构性资源的互补与整合构建完善的精神疾患的社会支持体系。
论文的章节安排是:第一章,在回顾已有文献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和主要内容;第二章从社会学理论角度,对精神病患病进行社会解释;第三章对患病行为和患病结果进行社会学理论分析;第四章从经济需求、祛除污名、赋予话语权、知识需求、治疗需求、相信潜能、适宜的家庭、和谐的社区、机构照顾和拒绝治疗等十个方面,着重探讨被世人所忽视或被视为混沌的精神病患者的需求;第五章对能满足需求的资源作系统探索,区分资源类型,讨论资源的可及性性与资源整合。第六章从精神病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特征入手,在“点”、“面”、“立体”三个不同层次厘清社会支持的内涵,分析了机构照顾的优势、困境与转机。第七章结语部分,对全文作简要总结,并提出研究结论。
论文主要结论是:社会结构中的规则与资源对个体的挤压是精神疾病的重要社会因素;精神疾病是社会冲突的过程和结果表现,也是对结构的客观先在性、现实既成性和强烈的外在制约的崩溃性建构;制度文明的缺憾和社会包容性不足,都增加了个体罹患精神疾病风险;强关系比弱关系蕴涵着更多致病因素;精神病患者常成为被抛弃的患病角色;“污名化”机制以及患者失去交换条件,而使其包括话语权在内的权利被剥夺;患病使患者出现降层流动,最终可能归属于社会的最底层;精神病使患者的社会“实体”性遭到否定,患者的众多需求因污名化机制而被压抑,也使患者及其家属的社会关系缩小;患者及其家庭对机构性资源的需求较高;需求满足与个体精神世界平衡关系的经验,存在习得性自我强化机制;资源整合有助于提高精神病患者社会支持的效能;目前,患者的亲缘支持圈发挥主要支持功能,效能最高,但贫困、社会歧视压力的影响使其支持功能减损;医缘支持圈功能有待提高;德缘支持圈功能有待开发;次生支持系统不如原生支持系统的支持意愿高;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则是以患者核心--“点”、家庭--“面”与社区--“立体”的结合与交融为基础;机构照顾更与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相契合,但存在困境;机构照顾与非机构照顾的整合与力量联结,是解决机构照顾困境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