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橡胶树中,橡胶生物合成与胶乳再生过程是在特化的乳管细胞中进行的,大部分参于相关过程的酶和蛋白都位于乳管细胞的细胞质溶质,即C-乳清中。割胶可促进产排胶,这种现象在休割橡胶树复割后的前几个刀次中表现明显,胶乳代谢活性的增强和胶乳产量的增加离不开胶乳再生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这种调控将进一步体现在相应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上。本文首次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以复割橡胶树为材料,筛选与鉴定受割胶调控的候选胶乳再生相关蛋白,并分析了部分候选蛋白编码基因随割次变化的表达模式,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优化了胶乳c-乳清蛋白样品的制备方法,采用TCA/丙酮-双乙法结合超声助溶制备的胶乳c-乳清蛋白的2D-PAGE的分离效果好,平均每块胶上可获得1000~1200(银染)或700~1000(考染)个蛋白点,适于后续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2)胶乳产量和胶乳生理生化参数随刀次变化的情况表明,在复割橡胶树重新开割后的前几个刀次中,割胶明显激活了乳管代谢活性和胶乳再生能力,因此复割橡胶树最初几个刀次的胶乳是研究胶乳再生调控机制的良好材料。(3)以复割橡胶树第一刀为参照,分析前五个刀次胶乳c-乳清蛋白点的表达模式,按随刀次持续下调、先上调后下调(钟型)、先下调后上调(倒钟型)和持续上调四种类型共选取117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其中一级质谱分析为阳性的蛋白点有89个,二级质谱分析为阳性的蛋白点有57个。(4)按功能分类,有23个蛋白点参与乳管细胞的胁迫与防御应答,18个参与初级代谢和能量产生,12个参与细胞生长、分裂和细胞结构,9个参与转录、翻译和蛋白命运,8个参与橡胶生物合成,4个参与次级代谢4个参与信号传导,另外还有11个为未知功能蛋白。(5)从表达模式上看,随割次表达水平呈持续上调的蛋白点数明显多于持续下调的蛋白点数,但与表达水平呈钟型或倒钟型的蛋白点数相当。在多数功能类别中,差异蛋白点的表达模式多样,但所鉴定的4个参与信号转导的差异蛋白点随刀次的表达模式均为上调,而在胁迫与防御应答相关的功能类别中,呈钟型或倒钟型表达模式的蛋白点的数目居多,是上调与下调表达模式蛋白点总和的近两倍。(6)部分差异蛋白点的质谱谱图在公共蛋白数据库中搜索时未获得阳性结果,但在搜索本地胶乳EST序列数据库时获得良好匹配的序列重叠群。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相应六个基因,即葡萄糖核醣醇脱氢酶,咖啡酸甲基转移酶,α-微管蛋白,异黄酮还原酶类蛋白,LEA蛋白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全长cDNA。(7)在初级代谢和产能、次级代谢、细胞生长分裂和结构、胁迫与防御、信号传导和橡胶生物合成等六个功能类别中共选取23种随割次存在差异表达的蛋白,结合本地胶乳EST序列数据库数据,利用荧光实时定量RCR分析了相应蛋白共26个编码基因在复割树前八个割次胶乳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这些基因的表达模式与蛋白点在2-DE胶上表达模式并不完全一致。本文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橡胶树胶乳再生调控机理和鉴定决定胶乳再生的关键基因奠定了良好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