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致帕金森病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百草枯引起黑质纹状体系系统损害的机制,我们研究了百草枯对小鼠脑内线粒体电子传导系统的影响,测定了亚慢性暴露于百草枯的小鼠脑内线粒体呼吸链中酶复合物Ⅰ、Ⅱ、Ⅳ及柠檬酸合成酶的活性.结论:1.新生或成年C57bl/6小鼠经口服途径暴露于百草枯后,百草枯可被机体吸收并透过血脑屏障,导致黑质部和纹状体中线粒体功能障碍,选择性损害黑质纹状体中DA神经元,产生类似于MPTP所致的PD动物模型.2.百草枯可激活小鼠黑质部DA神经元中caspase-3,诱导DA神经元发生凋亡.因此,该研究提示百草枯可能是PD的病因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对0~18岁不同年龄段儿童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15年6月-2019年12月住院拟行抗病毒治疗的
目的 探究肝癌患者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等临床特征与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建立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判断模型.方法 选取2
与传统的6晶体管施密特触发器相比,由两个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反向器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已经提出,该触发器具有鲜明的转换阈值电压和复位集(RS).计算结果表明:新型施密特触
前言 眼前节碱烧伤在化学性眼外伤中发病率高、损伤重、预后差。其病理改变特征是大量的多形核白细胞浸润,继而引起一系列组织损伤,病变原因从它出现的时间和组织学改变来看
设计合成了2种具有明显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吩噻嗪衍生物(SPA和SPN).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这2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够特异性地识别2,4,6-三硝基苯酚(TNP),其中SPA荧光检测TN
乙型肝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目前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经等综合治疗.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措施.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