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虫传播模型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ble_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技术已经渗入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断地改变着大家的生活。与此同时,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也与日俱增。正是由于网络安全机制的不健全,蠕虫便有了可乘之机。蠕虫以其多样化的传播途径,使它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生频率高,覆盖面广以及造成的危害大等特点。 本文是针对网络蠕虫的一篇研究性论文。它主要研究和探讨了蠕虫的相关知识和蠕虫的传播模型两个方面的知识。 蠕虫的相关知识部分首先介绍了蠕虫的发展历史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然后,从多个角度探讨蠕虫的基本知识:蠕虫的概念,蠕虫与病毒的区别,蠕虫的组成,网络蠕虫的扫描策略,蠕虫的分类以及蠕虫的攻击技术。 在蠕虫的传播模型部分我们首先介绍了简单传染病模型,并将其拓展到多个交互系统中。但是由于蠕虫自身的特点,简单传染病模型不能完全照搬地刻画蠕虫的传播。因此,我们应用简单传染病模型的思想对理想蠕虫,均匀扫描蠕虫,本地优先扫描蠕虫,顺序扫描蠕虫以及选择性攻击蠕虫进行了建模分析,最后得出了理想蠕虫和均匀扫描的4种蠕虫的模型。我们根据良性蠕虫的特点,应用简单传染病模型的思想对良性蠕虫进行了建模,并且提出了良性蠕虫的传播模型。依据被动蠕虫的特点,我们应用传染病模型的思想对被动蠕虫进行了建模,并且提出了被动蠕虫的传播模型。最后,我们研究了蠕虫的离散的传播模型,并且提出了可重复感染的蠕虫离散的传播模型。以上的蠕虫传播模型可以深刻的揭示蠕虫的传播规律,并且为人们构建预警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最后,我们仿真了简单传染病模型,良性蠕虫模型,被动蠕虫和可重复感染的离散模型。通过简单传染病模型仿真的结果,我们总结了蠕虫的传播特点;通过对良性蠕虫的仿真,我们总结了蠕虫与良性蠕虫相互作用过程中的6个重要的因素。通过对被动蠕虫的仿真,我们总结了蠕虫与被动蠕虫相互作用过程中的4个重要的因素;我们对可重复感染的离散模型也进行了仿真。
其他文献
联机分析处理是数据仓库所能提供的一种基本的数据分析服务,而数据立方体是实现联机分析处理的主要手段。如何高效处理数据立方体中所包含的大规模数据是数据仓库研究和应用领
人工免疫是当前计算智能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本课题以人工免疫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索具有可扩展性、具有一定通用性的人工免疫系统模型,并依托四川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通用
许多实际工程问题可以抽象为相应的函数优化问题。目前已经有很多启发式算法用于解决函数优化问题。与传统算法相比较,启发式算法的优点在于其有较好的全局搜索能力,避免过早收
网络拥塞控制技术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它的每一次进步都使人们能更有效的利用网络链路的带宽。从RFC1122到TCP Tahoe再到现在应用最广泛的TCP Reno,每次改进都带来
近些年来,各类社会公共场所例如银行、监狱、电梯、车站、机场等均安装了各种各样的监控设备。但是传统的视频监控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监控人员的精力有限无法保证时时刻
多媒体视频的加密面临两个巨大的挑战。第一,多媒体数据量通常非常大;第二,多媒体数据通常需要进行实时处理。分布式多媒体应用中,通常的数据安全方法是使用一般的安全密钥标准和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却令人担忧。近十年来,由于计算机系统遭到破坏所造成的损失逐年急剧上升,计算
从虚拟环境的角度出发,虚拟人(VirtualHuman或ComputerSynthesizedCharacters)是人在虚拟环境中的几何特性与行为特性的表示[Badler93],是多功能感知与情感计算的研究内容。以
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相互关联性是当今信息系统的共同特征。传统的面向功能开发方法,已逐渐不适应越来越复杂和多变的需求,其成果不能得到很好的重用。而面向对象建模技
P2P即Peer to Peer,D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因此,P2P也就可以称为对等联网。P2P引导网络计算模式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偏移,也就是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