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自然“复活”思想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aohui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存危机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马克思自然观逐渐成为理论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生态危机就是自然的一种“病态”,如果久病不治就会导致自然的死亡。为了探求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我们回到了马克思,试图从马克思那里汲取智慧。马克思针对当时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自然之死”,分析探索了实现自然复活的道路,进而形成了马克思的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贯穿马克思自然观的一条主线。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不仅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诉求。本文从马克思自然复活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和发展过程出发,系统梳理了马克思自然“复活”思想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劳动异化论视域的自然复活,马克思把劳动视为人与自然的中介,从劳动产品的异化分析入手,揭示了劳动活动的异化和人的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的异化即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进而把“自然之死”归因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自然复活就必须实现私有制的自我扬弃。二是实践生存论视域的自然复活,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把实践作为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基础,认为“革命的实践”是解决人的改变和自然的改变相一致的关键,论证了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是共产主义。三是两种生产论视域的自然复活,马克思从个体生命的生存出发,认为人为了生存就必须要生产,由此产生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并且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两个维度论证了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实现自然的复活。四是物质变换论视域的自然复活,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物质变换概念,把劳动看作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物质变换的断裂导致了“自然之死”,其根源在于劳动的社会组织方式。马克思的自然观对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活的发展……”
对于海洋信息的监测大多通过海面上漂浮的浮标完成,而电池是海洋无线浮标传感节点的主要供电来源,但是传统电池仍具有一些无法改变的缺点,如供能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等。振动能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能量形式,特别是在海洋浮标上。收集环境中的振动能并向电池充电可大幅度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使得海洋浮标信息传感节点得以更长时间地工作,大幅度增加节点使用寿命,降低电池更换成本。经实验测试可知,振动能量的收集功率为0
目的:观察上颌骨粉碎性骨折手术中应用医用胶联合微型钛板进行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3例上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口内前庭切口联合睑缘下切口,复位眶骨下缘、上颌骨额突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对旅游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遵循传统的教学课程与内容。因此,为满足我国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开创新的教学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异位血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术后异位血肿出现的因素如受伤至手术
在数学教学中“有益的思考方式,应有的思维习惯”应放在教学的首位。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观念)、形成优良思维
2011年以来,武警部队院校建设逐渐步入转型发展阶段。根据武警总部指示要完成3年转型任务的部署。各级单位都改进了作风,真抓实干。各学科任课教员在完成教学过程中探索多样化
性别歧视是社会语言学十分关注的话题。英语性别歧视的最明显表现是在词汇的不对称使用上。标记现象即不对称现象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本文从语言体系的本身出发,运用传
运用体验式教学法,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于其中。教师通过工作任务的布置,要求学生搜集素材并参与制作作品来完成体验过程。本文对如何在Photoshop课程中用体验式教学
目的:在初诊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探讨24 h动态血压与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初诊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Tei指数分为Tei≥0.40组43例和Tei〈0.40组57例;对2组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