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通信、软件、微电子等的技术进步,移动通信行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全球的扩散使得移动通信网络的承载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的同时,也促进了各种新的增值业务应运而生。随着移动增值业务的极大丰富,它和人们工作、生活、娱乐等日常需要息息相关,尤其是近年来,与“超级女声”、“非常6+1”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的合作与参与,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因此,移动增值业务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能准确预测移动增值业务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帮助运营商制定相应的对策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扩散理论等相关文献简单回顾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和模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为后面的实证分析部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论文以Bass模型为基础模型,结合所研究对象,即中国的移动增值业务扩散的特点,选择了在Peterson和Mahajan扩散模型以及Joel扩散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的附随扩散模型,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中国电信行业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的移动增值业务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部分通过权威机构公布的1990年-2007年中国移动手机用户和2000年-2007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用户历年数据,对所选择的三个模型即Bass模型,Logistic模型和附随扩散模型分别进行了研究,并选择合适的估计方法,即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将三个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拟合效果以及对未来移动增值业务市场趋势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附随扩散模型能较好的对移动行业进行预测。论文分析了移动业务在扩散过程中影响扩散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内部影因素也就是口头传播的作用要大于外部影响因素也就是大众媒体的传播。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为运营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