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并对比分析在多模式复合镇痛条件下置管持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和单次注射股神经阻滞(Single Femoral Nerve Block,SFN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的镇痛效果以及对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及早期膝关节康复锻炼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初次行单侧TKA术患者共60例,分别记录性别、年龄、BMI指数,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所有病例随机分配至CFNB组(A组,30例)及SFNB组(B组,30例),两组均采用多模式镇痛。术中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枸橼酸舒芬太尼及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使用剂量;术后记录不良反应及合并症。记录术后1d、2d、3d、5d两组VAS评分分值;将术后1d、2d、3d、5d功能锻炼时的疼痛程度分为轻度(VAS评分0-3)中度(VAS评分4-7)重度(VAS评分8-10),比较两组不同疼痛程度的患者例数;测量患侧术后1d、2d、3d、5d ROM评估功能恢复情况;检测术后1d、2d、3d、5d两组外周血常规及炎症指标(ESR、CRP)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记录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组与B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术中使用枸橼酸舒芬太尼及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剂量、术后不良反应、合并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术后1d、2d、3d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2.47±1.332、2.80±1.375和3.32±0.961,明显低于B组(2.93±1.251、3.30±1.664和3.56±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术后1d、2d、3d的膝关节ROM分别为28.67±5.561,37.27±4.097,49.15±5.309,高于B组(22.15±6.399,30.23±6.017,42.17±7.507),提示两组患者随着时间的延长其ROM均明显增加;相同时间点,A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度数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d,A组轻度评分27例,中度评分3例;B组轻度评分22例,中度评分8例。术后2d,A组轻度评分25例,中度评分5例;B组轻度评分21例,中度评分9例。术后3d,A组轻度评分30例,中度评分0例;B组轻度评分28例,中度评分2例,两组均无重度评分。术后两组第1、2、3天行均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值均>0,说明两组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患者第5天VAS疼痛评分、膝关节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两组血常规、ESR、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与单次注射股神经阻滞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对TKA术后镇痛效果较为明显。2、就TKA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康复而言,连续股神经阻滞较单次单针股神经阻滞效果显著。3、多模式镇痛效果显著,单次股神经阻滞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病人接受度高,有利于早期膝关节的功能康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