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甜高梁品种(组合)在重庆地区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生物质能源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受到我国的高度重视。甜高梁由于具有生物产量高、含糖量高和抗逆性强等优点,作为粮秆兼用型植物较好地解决了“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矛盾,无疑是燃料乙醇生产中最有发展潜力的原料之一。在重庆地区,甜高粱地方品种少,甜高粱育种和作为能源开发尚未见报道。故本研究旨在筛选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甜高梁品种,为重庆地区甜高粱的产业化推广种植做一些基础性研究。试验于2009-2010年以12个甜高粱品种(组合)(编号:A1-A12)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其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表现及其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12个甜高梁品种在重庆生产力的表现:12个品种两年两季平均总茎秆产量、叶片产量、籽粒产量、总生物产量分别为59222.2 kg/hm2、16674.1 kg/hm2、3060.87 kg/hm2、78957.16kg/hm2。茎秆产量、叶片产量在茬季间、品种间和茬季×品种交互作用都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籽粒产量和两季总生物产量在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其中,两年正季12个品种茎秆平均产量、叶片平均产量和籽粒平均产量分别为27577.8 kg/hm2、8775.93kg/hm2、1542.93 kg/hm2;两年再生季12个品种茎秆平均产量、叶片平均产量和籽粒平均产量分别为31644.4 kg/hm2、7898.15 kg/hm2、1517.94 kg/hm2。茬季间比较,两年平均茎秆产量再生季比正季极显著增产9.7%,叶片产量再生季比正季极显著减产10%。参试品种间比较,两年两季总平均茎秆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A2>A9>A4>AT>A10>A3>A8>A11>A6>A5>A1>A12,A2产量最高(67311.1 kg/hm2),A12产量最低(38133.3 kg/hm2);籽粒平均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A6>A4>A1>A12>A11>A7>A5>A8>A3>A9>A2>A10,A6籽粒产量最高(5481.78kg/hm2),A10最低(645.09 kg/hm2);平均总生物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A2>A9>A7>A4>A8>A10>A3>A11>A6>A5>A1>A12,A2总生物产量最高(88352.135kg/hm2),A12最低(51474.78kg/hm2)。在参试的12个品种中,A2、A9、A7和A8的茎秆产量较高并且稳产性较好,适宜在重庆地区推广种植。   2、12个甜高粱品种在重庆的茎秆糖含量表现:12个品种平均可溶性糖含量为7.35%,茬季、品种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正季平均可溶性糖含量为6.85%,再生季平均可溶性糖含量为7.86%,再生季比正季极显著增加1.01个百分点;在12个品种中,可溶性糖含量按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A9>A3>A7>A5>A2>A6>A11>A8>A4>A1>A10>A12,A9两季平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11.26%),A12两季平均可溶性糖含量最低(3.55%);通过对甜饲1号,绿能2号,辽甜1号总糖组分的分析,主要为三种成分,其中蔗糖含量占52.49%-72.70%,淀粉含量占22.54%-25.22%,还原糖含量占2.54%-22.30%;通过对可溶性糖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含糖量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7326**),穗柄长和节数与含糖量均极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994**、-0.6085**);可溶性糖含量与株高、穗柄长和节数的最优三元回归方程为(y)=0.1439+0.00095x4-0.00213x5-0.01819x8,回归系数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1<0.01)。   3、对x1-x16节间的锤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分为三类,即Ⅰ类(茎秆上部)、Ⅱ类(茎秆中上部)和Ⅲ类(茎秆基部);锤度值的高低比较,Ⅱ类(茎秆中上部)>Ⅰ类(茎秆上部)>Ⅲ类(茎秆基部),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变化规律;节间锤度变异度为Ⅰ类(茎秆上部)>Ⅲ类(茎秆基部)>Ⅱ类(茎秆中上部)。最高锤度节间出现在4-6节,本试验最高锤度节间为节间4,穗柄锤度最低,中间节间(x9)、主茎秆各节间锤度平均值与茎秆混合锤度均无显著差异。   4、通过对12个甜高粱品种成熟期所测的锤度值和对应的可溶性糖含量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系数为0.78(p=0.0025),极显著相关,所以茎秆锤度与可溶性线性关系密切,并建立回归方程(y)=0.5334x+0.043(其中(y)为锤度拟合值,x为可溶性糖含量)。   5、12个甜高梁品种的可溶性糖产量表现:两年两季可溶性糖平均总产量为5677.73 kg/hm2;可溶性糖平均产量在茬季间、品种间及两者交互作用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正季可溶性糖平均产量为2139.00 kg/hm2,再生季可溶性糖平均产量为3538.73 kg/hm2,再生季比正季糖产量增加1399.72 kg/hm2,增产率达到65.44%,变异系数为34.9%;参试种可溶性糖产量比较,A9>A7>A3>A4>A11>A2>A10>A8>A6>A1>A5>A12,A9最高(7104.903 kg/hm2),A12最低(2264.706 kg/hm2),A7、A3、A4、A11。与A9比较无显著差异,也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糖产量,A2可溶性糖产量在正季和再生季间表现稳定,适宜重庆地区推广。对可溶性糖产量与有利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辽甜3号、7049A/111/1022、7056A/111/1022、辽甜5号、辽甜1号都是综合表现较强的品种(组合)。   6、甜高粱品种农艺性状鉴定:株高在188.6 cm-252.6 cm,变异系数为7.2%:穗柄长在30.1cm-44.9cm,变异系数为12.9%;穗长在21.3cm-27.5cm,变异系数为8.1%;茎粗在13.34mm-16.21mm,变异系数为6.2%;节数在6-10节,变异系数为14.2%;千粒重在11.7-23.3g,变异系数为20.52%;着壳率在1%-16.33%,变异系数为72.65%。12个甜高粱品种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叶部病害,正季尤为明显。其中A3、A10和A11感病达到四级,最为严重,A2和A8仅为一级,感病较轻。倒伏情况,A7最为严重,达到三级,A8次之,达到二级。4个晚播品种(甜饲1号、绿能2号、辽甜1号、辽甜3号)的株高在307.5cm-393.0cm,变异系数为9.19%;穗长在22.1cm-30.1cm,变异系数为11.54%;茎粗在16.4cm-24.7cm,变异系数为17.55%;节数在13.2-19.5节,变异系数为14.59%。   7、通过辽甜1号的播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晚播(6月中下旬)比早播(3月25日)在茎秆产量、叶片产量、籽粒产量、可溶性糖产量、农艺性状等方面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提高,6月24日比6月12日除了籽粒产量显著减少外,在茎秆产量、叶片产量、可溶性糖产量、株高和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茎粗极显著小于6月12日播种的辽甜1号穗长显著小于6月12日播种的辽甜1号。   8、3个品种的密度试验:在本试验所设置的4个栽种密度中,可溶性糖含量以9万株/hm2时最高,为13.19%,极显著高于其他密度水平;7万株/hm2与5万株/hm2之间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11万株/hm2时的可溶性糖含量。茎秆产量以11万株/hm2时最高,为31629.63 kg/hm2,与9万株/hm2时的茎秆产量无显著差异,极显著高于7万株/hm2时的茎秆产量;9万株/hm2显著高于7万株/hm2,7万株/hm2和5万株/hm2间茎秆产量差异无显著。籽粒产量以11万株/hm2时最高,为1607.16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密度水平:9万株/hm2极显著高于7万株/hm2和5万株/hm2时的籽粒产量;7万株/hm2和5万株/hm2种植密度水平间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可溶性糖产量以9万株/hm2最高,为3962.697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密度水平时的可溶性糖产量。其他三个种植密度水平间可溶性糖产量无显著差异。综合上述结果,说明在所设置的4个密度水平中,9万株/hm2是各品种的最佳栽种密度。   适宜重庆种植的甜高粱品种应具有株高适中,穗型紧、穗粒重适中、穗柄较短、茎秆较粗和抗倒伏、抗病虫害强的特点。通过两年的试验结果,7049A/111/1022,辽甜1号,7A/81,辽甜3号这四个品种(组合),较适宜重庆地区种植,可进一步加大试验示范力度。
其他文献
该文采用热致相分离法成功地制备出了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膜的外观较好,内外径均匀,粗细适中,孔径和孔径分布均较小,微孔的分布更为均匀.部分地克服了用熔融纺丝-冷却拉伸
板式塔是一种重要的炼油、化工气液传质设备,在与填料塔的新一轮竞争中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该文在此背景下开发出三种新型小孔塔板传质元件-丝网罩,小孔罩和铜砂微孔罩,分
香兰素是一种广谱型香料,常见的主要是甲基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两种,都被广泛应用在食品领域、化工和医药等行业中。目前,已开发出多种香兰素的生产工艺,但传统工艺路线大都存在污染严重、成本高、工艺落后及收率不高等问题。本文以固体乙醛酸、邻甲氧基苯酚、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甲基香兰素的中间产物扁桃酸钠,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NaOH浓度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得到较佳的反应条件为:物料配比n(固
铝-空气电池比能量高,原材料来源丰富,安全环保,在车载电源、备用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碱性电解液中铝阳极腐蚀和电池极化现象显著,阻碍了铝-空气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对铝-空气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进行研究以减小腐蚀,改善铝电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通过研究电池放电过程电解液组成变化为降低电池极化提供理论支撑,为放电产物后处理提供方法依据。对放电产物进行研究,探索产物应用价值,提高电池经济附加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