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家族酪氨酸激酶在皮质性白内障中对Na,K-ATP酶的影响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h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Na,K-ATP酶在维持晶状体内钠、水、糖的正常转运、保持晶状体透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证明Na,K-ATP酶可作为Src-家族酪氨酸激酶(SFK)的底物而被磷酸化,从而引起它们活性和功能的变化。研究表明钠离子浓度升高与皮质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密切相关,我们的前期研究也发现,SFK的异常激活参与皮质性白内障的发生,因此必要研究白内障发生中SFK与Na,K-ATP酶之间的作用关系。目的利用arc-家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P1,观察它对体外培养的鸡胚白内障模型的晶状体中Na,K-ATP酶及其活性的影响,探讨SFK与Na,K-ATP酶之间的作用对白内障发生的影响。方法用孵化10天的鸡胚全晶状体作体外培养,用培养在M199和10%胎牛血清晶状体作为对照,另外加入10uM Src-家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P1培养的晶状体为实验组(或PP1组)。取胚胎第10天(E10)晶状体作为正常对照,在培养的第5天和第10天分别取出两组的晶状体进行以下实验:制备冰冻切片,进行Na,K-ATP酶α1亚基、c-Src的免疫荧光染色;将晶状体显微分离成品状体上皮部(E)、周边部纤维(FP)和中央部纤维(FC)三部分,利用用于Western Bbt和RT-PCR检测晶状体中Na,K-ATP酶α1亚基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通过检测乌本苷敏感的ATP水解率测定Na,K-ATP酶的活性。另外,收集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进行Na,K-ATP酶α1亚基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不同年龄组酶表达的变化。结果Na,K-ATP酶α1亚基蛋白在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均显示,在正常胚胎鸡晶状体上Na,K-ATP酶α1亚基在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最强,其次是表层晶状体纤维,中央部纤维的表达最弱;Na,K-ATP酶活性分布特征与α1亚基蛋白的分布特征一致。利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均显示,在培养的第5、10天,PP1处理的晶状体Na,K-ATP酶α1亚基的分布特征没有变化,但其表达量却强于对照组;PP1处理后Na,K-ATP酶活性比对照组降低。结论在晶状体中Na,K-ATP酶α1亚基的表达在晶状体上皮细胞、表层纤维和中央部纤维依次减弱,Na,K-ATP酶的活性分布特征与酶的分布特征一致。Src-家族酪氨酸激酶特异性抑制剂PP1降低实验性皮质性白内障的混浊面积,不是通过增强Na,K-ATP酶的活性,而是增强Na,K-ATPα1亚基的表达,进而可能通过激活Src/Na,K-ATP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
其他文献
[摘要]电影《色·戒》的“物哀”美学特征和中国传统主流道德审美批评是相异的,这也是电影自上映以来争议不断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色·戒》物哀 美学    “物哀”美学是日本文学中的传统美学观念。它由日本江户时代的著名学者本居宣长所提出。我国学者叶渭渠先生从三个层面对它进行了阐释:第一是对人的感动,以男女恋情的哀感最为突出:第二是对世相的感动,贯穿在对人情世态和天下大事的咏叹上:第三是对自然物的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菌毛蛋白PilA的C端部分碱基是否对PilA诱导IL-1β产生具有重要影响,为阐明PilA诱导IL-1β产生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提供基础,以期最终能为研发新药提供准确的靶点。方法:1、根据铜绿假单胞菌模式菌株PAO1的菌毛蛋白基因pilA的序列,通过PCR扩增pil A和其C端缺失124bp的片段,再将PCR扩增片段连接到质粒pET-41a(+)上,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 随机分为五组: Control 组(生理盐水组);LPS组;K252a组(K25
背景和目的近200年来,对近视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眼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自1977年Wiesel首次用缝合恒河猴眼睑的方法成功诱导出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deprivation myopia,FDM)以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