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 IA)是颅内动脉壁的某一部分因病变而向外突出所形成的永久性扩张[1],主要由于管壁先天性缺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引起。发病率居脑血管意外第3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首次发生破裂出血后即约有8~32%的患者死亡,1年内残死率在6O%以上,2年内残死率在85%以上[2]。由于动脉瘤首次出血后继发第2、3次出血的风险极高,给患者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对颅内动脉瘤进行早期、正确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及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次,现阶段对于颅内动脉瘤的病因以及病理仍不十分清楚,寻找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蛋白表达差异,可以更好的理解其病理改变,为将来进一步研究确定可能的分子标记物奠定基础。我们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 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SELDI-TOF-MS)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tSAH)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进行检测,通过Biomarker Wizard 3.1系统软件对蛋白质丰度和质荷比(M/S)进行分析,期望筛选出可用于临床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特异性血清生物标记,并进一步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和tSAH患者对照之间有显著差异的血清蛋白质峰进行优选,建立数据库,结合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建立诊断模型,从而为临床早期筛选颅内动脉瘤提供一种无创的的辅助手段。方法:受试标本分为2组:颅内动脉瘤组及tSAH组。收集2007年10月~2009年2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发生SAH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29~61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患者均采用脑血管造影(DSA)以及CTA证实存在颅内囊性(或梭形)动脉瘤并外科手术治疗;tSAH患者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4岁,系脑挫裂伤患者(GCS评分=9~15分)。测试组患者均无其他先天性或严重内科疾病,且均为首次发病入院治疗。发生部位:前交通动脉部21例,后交通动脉部18例,颈内动脉分叉处8例,大脑前动脉部6例,大脑中动脉部3例,基底动脉顶端2例,大脑后动脉部2例。运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标本,40例tSAH(CTA排除颅内动脉瘤存在)患者血清,(以上病例血清标本采集时间距发病时间均不超过24h),用金芯片(AU芯片)获取血清蛋白表达指纹图谱,并用Biomarker Wizard 3.1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初步的统计学分析(计算均值X、P值和标准差S),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颅内动脉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质荷比中,优选出5个标志蛋白(p<0.0001),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建立颅内动脉瘤的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另以其余35例样本(包括动脉瘤20例,tSAH15例)进行盲法验证。结果:1.颅内动脉瘤患者与tSAH患者血清间共检测出410个蛋白质峰,其中371个差异蛋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筛选的5个显著性差异蛋白(p<0.0001)建立并训练人工神经网络网络模型,它们的M/Z分别为2980、3973、5917、6431、9232。2.利用双盲方法验证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为90% ,特异度为93.3% ,阳性预测值为94.1%,阴性预测值87.5%。结论:1.颅内动脉瘤和tSAH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水平有显著性差异。2.M/Z为2980、3973、5917、6431、9232的蛋白质可能是筛选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差异蛋白,筛选其作为颅内动脉瘤血清标志物建立预测模型,为颅内动脉瘤的早期筛选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具有潜在意义。3.颅内动脉瘤血清蛋白质谱的研究对于进一步解释颅内动脉瘤病因学、病理生理学的分子机制以及基因治疗可能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