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我国开启改革开放之路,中国的发展呈现全新的模式,经济快速增长,国内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大踏步前进。但是,与此同时,居民间的收入高低悬殊很大,这种悬殊甚至是愈演愈烈。其中,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高低悬殊最明显,这也促使了国内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恶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依赖于二元经济结构顺利转换,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更加强调城镇现代部门逐步迈向工业化时代,后续研究指出,二元经济走向一元经济的过程中,最强劲的助推力在于传统农业部门的自身壮大。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着重探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文中首先就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厘清现有的分析脉络,进而重点介绍了二元经济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原理,以形成本文的分析依据。在两部门经济模型的基础之上,本文用数量方法描绘了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者工资,推导出农业技术进步和城乡收入差距间的联系。对理论模型分析显示,短期内,农业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者报酬,促使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国家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本积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恰恰不利于资本的积累。劳动报酬提高后,会迫使工业部门减少人力资本需求,这将阻碍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流动,导致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即实际中的城乡收入差距。在实证部分,首先,本文通过使用deap2.1软件,用DEA非参数方法计算了中国二十七个省份,从2000年到2011年间的农业技术进步率、农业技术效率及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其次,本文建立计量模型,观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通过实证来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这里,因变量是城乡收入差距,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为自变量,同时将城镇化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与经济的开放程度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回归方程。实证结果表明,首先,DEA分解结果显示,推动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动力是农业技术进步率,农业技术效率在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作用不显著。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城乡收入差距没有积极的作用,这与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相符。其次,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反向的变动关系,即城镇化率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减小;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最后,地方政府投资并没有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开放程度不断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反到会恶化。本文提出政策建议如下:第一,农业技术进步率与农业技术效率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让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真正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第二,进一步推动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改变“唯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地方政府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