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重要内容,这为课堂对话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对话教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互相倾听和回应的基础上,运用理解性的语言,以对话的形式共同探讨,并尝试解决教学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的话语实践。它对于实现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入个案研究场所(Q小学)进行调查研究,分别选取小学对话教学的不同案例和课堂实录片段,进行课堂观察、访谈、深描和解释,探索出小学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的对话教学信念并未得到落实;2.教学内容缺乏适切性;3.对话教学方法未能有效推动对话教学的实施,具体表现为:第一,师生对话中教师占主导,学生被动应答。第二,生生对话中学生参与程度不均;4.对话教学环境不利于实施对话教学,具体表现为:第一,课堂组织形式缺乏灵活性。第二,信息技术手段未能有效推动对话教学的实施。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四个层面提出了推动小学对话教学走向深度对话的有效策略:1.对话教学信念层面,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组织者;2.对话教学内容层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主动生成对话;3.对话教学的方法层面,(1)教师通过将课堂还给学生赋予学生主体地位。(2)教师通过建构异质性小组实现学生优势互补;4.对话教学的环境层面,(1)教师要灵活摆放教室桌椅。(2)在翻转课堂中实现深度对话。本研究通过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力求通过相互印证,探索出小学对话教学中的现状及问题,并为实现有效的小学对话教学提供了建议。同时,得出了对话是相互的、互为主体的,是平等者为实现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而进行的平等者的对话这一结论,对话教学是方式,更是对话者彼此理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