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村女性教育的家庭溢出效应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rlzx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收益率从微观层面看,个人花费时间和金钱接受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较高的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私人回报,一方面表现为个人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表现为非货币性的收益。非货币性的收益不仅仅存在于受教育者自身,还广泛地存在溢出效应。本文致力于在女性人力资本尚未完全开发,且中国贫困性质已经发生重大转变,而对女性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的背景下,研究贫困地区女性的教育溢出效应。首先,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外部性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及家庭决策理论,从理论视角出发定义了女性教育的溢出效应,并揭示了女性教育溢出的三个主要途径,即通过决策优化、家庭文化资本积累及增强社会互动来发挥女性教育的溢出效应。其次,在外部性理论及内生增长理论的指导下探究了女性教育的溢出机制,并提出假设:(1)农村女性受教育水平高提升,找到合适配偶的几率越大,其配偶从事非农的可能性越高,进而对收入产生正向影响;(2)农村女性受教育水平提升,对子女的“质量”和“数量”均产生影响。(3)农村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对家庭成员的健康行为具有正向影响。(4)农村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对家庭社会互动具有正向影响。第三,通过构建M-logit及OLS模型,并运用DWH方法检查是否存在内生问题,运用2SLS解决内生性问题,验证假设。第四,针对贫困地区在女性教育发展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村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影响其配偶的择业行为,提高配偶非农就业的概率,进而配偶的月收入也会提升;第二,农村女性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数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生育子女的数量呈现倒U型的关系,且农村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及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均具有正向影响,农村女性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质量”产生正向影响;第三,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家庭的健康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其家庭成员健康水平也会提升;第四,女性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对其家庭社会互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均行生活自理、劳动技能、社交技能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评定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滞心胸型)伴焦虑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柴胡疏肝散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滞心胸型)伴焦虑状态的疗效性及安全
目的:探讨戊四氮(PTZ)诱导点燃过程中大鼠海马细胞形态的可塑性与慢性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4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组(PTZ 35m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和干预组(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