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端吸能结构刚度匹配性设计及其对整车耐撞性影响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uoyong85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呼万唤的2018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于2017年4月终于正式颁布,正如大部分人所预料,新版规程从评分和星级划分体系方面做了很大的调整,所涉及的领域从之前单一的被动安全扩展到行人保护和主动安全领域,评价规则变得更加苛刻和完善。这标志着我国汽车行业整体制造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同时也意味汽车行业将面临着更高的技术门槛,对汽车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已达到13万多公里,在为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事故数占总事故数比重历年来快速上升,使得我国交通事故呈现“高速化”趋势,往往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基于上述背景,为提升车辆正面碰撞安全性能,本文针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紧凑型SUV车型,对其车身前端主要吸能结构之间的刚度匹配性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关于纵梁拼焊板的刚度匹配优化设计方法,构建了一套以吸能目标为基础的前端结构刚度匹配设计及优化体系,并借助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手段验证了设计结果对整车碰撞安全性能提升具有显著效果。本文所做的工作及获得的成果具体如下:(1)搭建仿真台车模型,用薄壁直梁代替抹除形面特征的纵梁,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安排拼焊板各种材料、厚度进行均匀且全面的组合,以吸能量、峰值力按不同权重组合,加入约束条件构成评价模型综合评估最优刚度组合。仿真结果表明,薄壁梁的变形模式、吸能量、峰值力等关键指标的好坏与评价模型得分的高低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2)以C-NCAP中100%重叠刚性壁障正面碰撞为设计工况,按照实际需求与吸能能力合理设置前端各结构的吸能目标值,在此基础上利用理论计算求得各结构初步概念数据,并根据仿真结果寻找各指标中的不足之处。充分考虑变形模式、吸能量、峰值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以及权衡在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形中三者所占的比重后构建一套完整的优化流程,可根据不足之处选择对应的方法进行结构间刚度梯度的优化,最后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验证了该体系的有效性。(3)考虑到简化模型结构单一,受力简单,无法模拟正式碰撞中前端结构复杂的受力情况,本文最后借助完整的整车有限元模型,搭载上述研究成果进行整车碰撞仿真,结果表明,前端结构仍然具有较好的刚度匹配性,其变形模式和吸能特性满足预期要求,整车的耐撞性能更加优异。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80年代欧美各国相继开始制定反家庭暴力政策以来,三十多年间,这些国家的政策框架发生了多种变迁。一些国家经历了从性别框架向性别中立框架的转变,而另一些国家则朝
外汇结构性存款产品是将固定利率变为浮动利率的创新产品,其收益与某一标的挂钩。与人民币汇率挂钩的结构性存款即收益率与人民币汇率相关联的外币存款,它同时也是国内金融市
通过对湘西苗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田野考察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其乐器分类、形制、乐器组合及作用场景都具有历史学、语言学以及民族学意义,在我国五大苗族支系中具有独特的个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和肌钙蛋白I定量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76例,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腰椎疾病患者脊柱融合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0例行脊柱融合术治疗的腰椎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治疗及护理前后的疼痛VAS评分
采用预置粉末法,在Q235钢表面进行激光熔覆镍基SiC陶瓷涂层的实验研究。使用往复式磨损试验机对不同涂层材料的熔覆层进行干摩擦磨损实验,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
本论文简要介绍了对物理专业本科师范生演示实验教学技能进行专题训练的4个训练流程,总结了实际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具体实践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案.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是简单孤立的定义,而是多层次逻辑联系的系统理论。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生态的互动和谐。围绕这一核心,通过生产方式变革减轻人口压力,提高劳动的自然生产力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硝苯地平及其代谢物氧化硝苯地平的浓度。方法大鼠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内标地西泮,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C18柱(2.0 mm×15
青海省原海北化工厂位于海北州海晏县湟水源头金银滩草原,1988年建厂,1989年投入试生产,1999年破产,从投入生产至破产的10年间累计生产的红矾钠总量约4000吨,其排放的大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