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性理财产品在我国自2004年问世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银行理财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具有打破刚性兑付的特性;其固定收益部分在会计核算上可计入结构性存款,有利于增加银行存款规模;通过低风险与高风险资产的投资组合,能满足中等风险偏好投资者的理财需求。然而,同样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自身的特点,挂钩标的多样化,其最终收益多依赖于挂钩标的的表现,因此相较于其他的银行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结构更为复杂、面临的风险更大。结构性理财产品不能达到其最高预期收益率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出现过巨亏。这不仅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影响,打击了市场信心,发行银行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随着金融监管约束力度的加大和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市场风险管理更加值得商业银行加以关注。本文从结构性理财产品定义、分类以及发展现状出发,结合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的类型及其市场风险管理现状,基于ARMA-GARCH模型,运用方差-协方差模型的VaR方法分析了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市场风险。本文选取理财产品发行量较大、理财能力较强的平安银行为样本银行,选择其截至2015年12月31日未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挂钩标的的对数收益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运用ARMA-GARCH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标的的市场波动。在此基础上,运用方差-协方差的VaR方法可以计算出挂钩标的在95%和99%置信水平下平均一天的VaR值,进而能够得到平安银行截至2015年12月31日未到期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整体VaR值。运用此方法,商业银行可以动态地跟踪其每一天未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面临的市场风险。最后,本文基于前文研究中得到的一些启示和商业银行在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