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地区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tt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势必形成区域间的分工合作。一般区域分工的深化,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又有利于促进区域分工水平的提升,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相对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合理的区域分工进而产生区域专业化和规模化,从而实现区域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吉林省的边疆近海地区,下辖6个市和2个县,州内资源丰富拥有林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采矿业、医药制造业等几大产业,这些产业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延边州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造成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不断增大,甚至在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排名中也有下滑的趋势。延边州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制度安排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空间和地域上的梯度分布,这导致了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因此,优化地区分工在延边州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区域分工的角度,以区域经济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延边州地区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测算延边州内8个县市六大重要产业的结构相似系数,发现延边州的地区分工水平和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即产业相似程度较高。进而以结构相似系数为自变量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对延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其作用很大。地区分工的加深可以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尤其是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所以,延边各地区应协调合作,提高专业化水平,从地区分工的角度,去制定相应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延边州8个县市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通过改善交易条件、提高延边地区人口素质、推动技术进步、突出区域优势和发展特色产业、政府的支持等方面的努力深化地区分工,带动延边经济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