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主义课程理论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qq569385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就是单纯以知识掌握与技能培养的学科课程为主,这种传统的学科课程与时代的发展已相差甚远。以学科课程为主的传统课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认识论上坚持反映论,导致知识的“旁观者理论”,科学或实证的知识被看作唯一真正的知识;同一性的思维方式,忽视了课程对于生命的关怀;强调管理和控制,导致课程的目标模式。作为对传统学科课程的超越,整体主义课程理论便应运而生。整体主义课程理论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认识者参与形成的结果,具有相对性;整体主义课程理论秉持从封闭、灌输到开放、参与的课堂教学观;从传统的“我—他”型师生观到“我—你”型师生观。整体主义课程理论的价值取向是:融通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追求包括个性独特发展、个性自由发展、个性创造力发展和个性情意发展在内的个性健全发展;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整体主义课程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有着非常有价值的启示:设立完整的课程目标,整体优化课程内容,全面变革课程实施,以及多元性的课程评价。
其他文献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切实加强党内监督,坚决查处大案要案,认真解决关
研究目的:我国女子足球运动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展以来,经过20余年的艰苦努力,在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赛场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绩。然而,在1996年女足被列为奥运会比
“气韵生动”一词出现在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中。该词的出现已成为中国画创作与品评的指南,受到历代画家与评论家的推崇和青睐。鉴于“气韵生动”一词在中国画领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有必要对“气韵生动”进行剖析和探讨。  首先,让我们翻开历史寻找“气韵生动”所出现的前因吧。在汉代,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舞蹈、杂技等都是热烈的、飞动的、虎虎有生气的内容。画家喜欢把龙、凤、舞蹈中的动物等作为表现题材,雕塑也大
当今世界,人们对体育环境的关心与日俱增,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日益浓烈,而体育环境和体育参与又息息相关。为了探讨体育环境和体育参与的关系,本人以广州市越秀区、黄埔区、天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