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挖掘肝细胞癌预后标志物及潜在促癌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olar1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研究目的肝脏癌症是全球数量第六多的癌症且致死人数位列第四位。在中国,肝脏癌症发病率位列第四位,因肝脏癌症死亡的病人数量在中国国内排在第二的位置,这都是由其非常高的恶性程度导致的。足以见得肝脏癌症对于国民健康水平具有极大的危害。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基因组分子分析在快速检测参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差异表达基因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并被证明是识别核心基因的可靠技术,在本研究中,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出与肝脏癌症发生和发展具有关联的分子生物学的标志物,为今后肝脏癌症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分子机制。2实验方法首先在GEO数据库搜集并下载mRNA数据集GSE14520、GSE29721、GSE84402,使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整齐化处理并鉴定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通过火山图将三个数据集的DEGs表达情况反映出来,使用Venn图对三个数据集取交集。然后利用R语言取交集得到的DEGs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DEGs之间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并且通过软件Cytoscape将PPI网络进行可视化处理,同时用其软件插件CytoHubba对PPI网络进行模块分析,筛选出关键候选基因,进一步通过使用BiNGO插件,进行核心DEGs生物过程的GO分析。通过UCSC Cancer Genomics Browser数据平台,对关键基因进行聚类分析,以热图的形式进行表达差异的分析。将关键候选基因用survExpress在线分析有生存意义的关键基因以及用GEPIA在线分析这些关键基因的表达量。使用的ualcan数据库,对核心基因进行甲基化表达分析。在细胞功能实验中,通过siRNA对核心基因CDK1进行敲降,利用CCK8实验进行细胞功能的验证。3结果对GSE14520,GSE29721和GSE84402三个数据集筛选后的数据进行交集分析,得到交集DEGs103个。通过R语言的ClusterProfiler包对103个DEGs施行GO分析和KEGG分析。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发现,DEGs主要参与辅酶结合、酸胺结合、氧化还原酶的活性、作用于配对供体、掺入或还原分子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DEGs主要参与流体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TNF信号通路、乙肝信号通路等。通过分析PPI网络鉴定出与肝癌生存密切相关的10个关键基因(CCNB2、AURKA、CDK1、UBE2C、BUB1B、TOP2A、RACGAP1、NUSAP1、ASPM、PRC1)。通过 GEPIA 数据库,评估10个核心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图对肝细胞癌患者进行预后情况的分析,包括肝细胞癌患者临床数据中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RFS)分析。在GEPIA数据库中,分别进行10个核心基因的预后分析,发现在无病生存率方面,10个基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为基因的表达水平越高,无病生存情况越差,反之生存情况越好;在总体生存率方面,8个基因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AURKA、CDK1、BUB1B、TOP2A、RACGAP1、NUSAP1、ASPM和PRC1,它们呈现出一种基因表达上调和较坏的总体生存状况有关联,反之与较优的总体生存状况有关联。对十个关键基因在癌和癌旁组织中进行表达水平高低的分析,使用在线TCGA可视化工具GEPIA数据库进行分析发现,CCNB2、AURKA、CDK1、UBE2C、BUB 1B、TOP2A、RACGAP1、NUSAP1、ASPM和PRC1十个关键基因的表达在肝脏癌症患者的癌组织中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ualcan数据库对以上关键基因在癌中的甲基化程度高低进行了研究,发现CCNB2、CDK1、PRC1、TOP2A、UBE2C五个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在肝脏癌症患者中表现出在肝癌组织中低于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五个基因在肝细胞癌中可能是通过甲基化程度的差异表达调控了基因的差异表达。CCK8实验发现,利用siRNA敲减CDK1后肝细胞癌细胞系Hccl-M3和Hep3B的增殖能力出现显著下降。4结论本研究通过对mRNA芯片分析鉴定得到的特征性基因可以预测肝癌的预后以及指导肝癌的治疗靶标。
其他文献
苯胺基乙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生产工业纤维染色剂靛蓝等化工产品。全球靛蓝市场的不断扩大,对苯胺基乙腈的产量及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研究开发的苯胺基
电解锰渣(electrolytic manganese residue,EMR)是金属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属一般工业固废。本文以EMR为研究对象,赤泥、生石灰等为固化剂,探究不同因素下(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固比)的固化效果,并且对固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工作内容:(1)分析EMR、赤泥的理化性质;(2)探究EMR中重金属离子的溶出规律;(3)探究不同影响因素下赤
本论文主要用手性双齿和四齿Schiff碱配体与钌化合物[RuCl2(PPh3)3]、[RuHCl(CO)(PPh3)3]、[RuCl3(NO)(PPh3)2]、cis-[(bpy)2RuCl2·2H2O]反应,得到了两个不对称钌化合物及五个含PPh3基团
本文以型材厂角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角钢控制冷却过程温度场、应力及应变场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分析角钢控制冷却过程热传递的初始条件
近年来,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因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适合办公室环境使用等优点,成为3D打印技术中发展最迅速的一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医疗、教育等领域。同
口译的流畅度是衡量口译的一个重要标准,而非流利现象又是在口译活动中频繁出现难以避免的一个问题。学界对于非流利现象的定义并不统一,笔者学习阅读了多位学者对于非流利现象的研究,了解了非流利现象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审视了自己在模拟会议上汉英交传的表现。在此次“四川省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中,笔者的译语中出现了大量不流畅的现象,其中大部分为有声停顿和自我修正。故笔者就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发现自己有声停顿
在长期的昆虫与植物互作过程中,植物形成了多种抵御昆虫取食的机制,而昆虫在这过程中也形成对各种植物的适应机制。深入研究昆虫与寄主植物之间的关系,对害虫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为综合防治提供新思路。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属于半翅目(Hemiptera),粉蚧科(Pseudococcidae),是一种寄主广泛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已经严重影响到多个地区和国家的棉花产量
由于钠资源廉价易得同时具有与锂相似的理化性质,钠离子电池逐渐成为二次电池的新宠。然而,无法忽视的是钠离子的半径相对较大,不能完全套用现有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及技术
圆锯片作为加工制造领域中一种高效的切削加工工具,被广泛应用于锯切金属、木材、石材等材料,在锯切过程中圆锯片会产生振动和噪声,而强烈的振动会破坏锯切效果,振动产生的噪
磁致伸缩材料是一类具有电磁能/机械能相互转换功能的能量转换功能材料,是在磁场的作用下可以发生较大变形的新型磁功能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的巨磁致伸缩效应使得其与压电材料组成的非线性磁电复合材料中会产生巨大的磁电效应,从而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超声器件,高性能存储器和新型磁电器件等领域。与线性磁电复合材料不同,由于磁致伸缩材料内在的非线性特性,当弹性波在该结构中传播时频散特性可能会更加复杂且呈现出许多新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