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了解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学、法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清代边疆法制和民族关系两个方面入手,以清代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立法、司法为中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清代边疆民族立法、司法对民族关系的影响进行历史的、立体的综合考察,以期揭示整个清代在这一问题上的历史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规律.全文分四部分,共七章,计约23万字.第一章为"绪论",概述了前人在清代边疆法制与民族关系问题上的相关研究成果,说明了选题的意义及作者的基本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写作的难点所在.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及写作思路.第二章为"清代以前的民族、边疆与法制",在这一章中,为了更好地认识清代边疆法制对于民族关系的历史意义,也为了更好的理解清代边疆法制和民族关系的历史特征,为此,作者首先对中国传统的边疆概念及边疆法制的文化特征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在第三章到第六章中,作者以清代北方的回疆和南方的苗疆为例,对清代的边疆法制对民族关系具体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在第三章中,对清代前期的治边法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清前期民族关系问题的核心是制度调适,这也是这一时期正确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关键所在.在第四、五章中,论述了清代前期是如何通过法制手段对民族关系进行制度方面调整的,认为清前期正确处理了不同制度文化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后期巩固和发展边疆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讨论了其在整个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意义及得失.第六章主要研究了清中后期边疆所面临的制度上的问题,以及因此而出现的边疆法制的国家化趋势,认为边疆民族关系的重点是解决一体化的问题,而一体化到了晚清时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内部的文化互动问题,而是一个近代转型的问题.第七章为该文的结束语,在这一章中对清代边疆法制的近代化及其对边疆民族关系的历史意义作了进一步的总结,认为清代边疆法制在承认边疆民族固有的制度文化的同时,更注意到了公法(刑法、行政管理)意义上,对边疆民族政治的渗透;注意到了国家法与民间习惯在制度方面的调适和涵化,进而在国家政治的层面上来处理边疆民族关系.这有些类似于当前学术界提出的"共治"概念,或者说,它无形中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近现代中国民族政治的一个历史基础.